标签:
随笔/感悟 |
分类: 人生漫步(我思故我在) |
月初,曾写日志一篇,曰《逆风行舟》,蒙诸师友关怀鼓舞,感激涕零,亦使我心疚。所述之事虽非一己之私,然于诸师友皆有所累,始料未及也。生活之事,宛如江中之舟,一篙支开,有起有落,有顺有逆,起落无常,顺逆自知。有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岁近月末,“逆风”诸事,多有端果,故再述之。今后遇此,不再赘舌。
白楼停工,QQ索回
十三日下午,同仁来电,白楼医院[沈理源建筑作品,郑士琦旧居,现为不
可移动文物],楼前狮头,配楼窗牖,业已开拆。得讯后,一面布置小心取证,一面联系市、区文、建部门,据理力争。傍晚,工程暂停。
十四日午后,与同仁至西开总堂,送边家村堂照片。三时许,至崇德堂补拍教会墓碑,得知此堂征回后已归河北省。又闻紫竹林修女已撤走,教堂大修指日可待,工程质量,拭目以待。
傍晚与张老师汇合,以国家文物局下属协会会员身份至文物部门协调白楼医院保护事宜。得见责令建委停工之红头文件,心稍安。后文如何,仍不可掉以轻心。
晚,被窃半月之QQ索回。
恳谈合作,折返取盘
十四日午后,应邀至天津日报社谈明年合作事宜。彼此恳谈,寻求契合点,因新版尺度尚未明确,故无法确定结果。
返家途中,想起和友人有约,速折返取《家有儿女》四部全套光碟。
晚,与北京同仁联系,通报明日赴京事宜。
赴京考察,收获颇丰
十六日晨,至临时站与友人汇合,一起赴京。火车晚点,劳北京方面等候多时,心有歉意。当日行进路线如下:东郊民巷—佟麟阁路—明天启大爆炸故址—中华圣公会—克勤郡王府—北京女子师范学堂旧址[现名鲁迅中学]—西直门西堂。一路之上,由北京方面清史、胡同专家李老先生等人陪同、讲解,收获颇丰。
下午四点许,计划全部完成,不忍再劳烦几位老先生,故在西直门告别。同行伙伴提出体验北京公交,欣然应许,不料一路颠簸,腰椎至颈椎苦不堪言。回头见同行张老亦如此,只得下车。正遇王府井教堂,活动筋骨少时,草拍夜景数张,未免火车拥堵,打车至赵公口乘长途回津。
公园改造,档案开放
下午四时至档案馆,参观《天津城市记忆》大型展览。遇档案馆征集处倪处长,谈官方和民间档案工作。时间已晚,不便久留,相约再来。
晚至八里台阿里巴巴就餐,归家后,发现电动车车牌照被盗。
故人造访,留恋津门
二十二日晨,好友曾一智先生抵津。上午考察西沽吴家大院、韩家大院、公司前街等地。因曾老师对其好友冯骥才先生转行非物质遗产保护大有不解,故提出参观估衣街、老城一带,同往。午间共餐,畅谈全国文保形势,得赠文物普查手册与尔乔遗作。亦得知曾先生欲将其父生前与名人之往来书信捐赠文学馆[曾先生父亲乃现代作家巴波,1936年参加中华文艺界抗敌救亡协会,解放后曾任《光明日报》副刊主编、文化组长、国内政治部主任,《北方文学》主编,黑龙江省文联副主席及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哈尔滨文学院院长等职],表示赞赏。
午后至意式风情区参观,建国道一带满目疮痍,少数居民仍未动迁。
晚归家,方晓冬至已到,整理积压事务。
二十三日,在家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