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期待《荣归》

(2007-03-09 11:08:37)
分类: 艺海拾遗(戏剧影视谈)
              期待《荣归》   

 很久没有正襟危坐的看娱乐新闻了,尽管那些娱乐报刊和流言蜚语时不时地拱进我的耳朵。虽不敢说坐怀不乱,但充耳不闻还是可以勉强做到的。我不是要贬低娱乐,毕竟这个时代已经跨入了快餐式大众娱乐指点江山的分水岭。即使是再严肃的历史话题,要是没点噱头,大多情况下世人都会表现出一种难得的“路不拾遗”,甚至嗤之以鼻。

没有必要把自己洗得一干二净,我曾经也追逐着一些小道消息、花边新闻、咀嚼着明星的艳遇,消费着八卦的绯闻。唯一变化是,自己改变口味了,就像吃腻了一家餐厅的饭食,遂而走进了另一家餐厅一样,吃依然要吃,只是口味不同了,谈不上高雅与低俗。真正的高雅与纯正的低俗有什么区别吗?听马三立和听候宝林,没有质的区别,他们都是好的相声。

最近写东西越来越罗嗦了,可恶的是往往只有到了发现自己废话已经一大堆儿了时,再想停笔为时晚矣!说正题吧,偶然间在网上发现一条报道,内地要筹拍反映香港回归十周年的大戏。诚然,我对历史剧和政治剧一向很感兴趣,所以面对这样一个大题材,未免就把持不住自己的充耳不闻了。不看还则罢了,这一看可了不得了,充满期待。

这部戏叫《荣归》,确确实实是反映香港回归十周年的大戏。这样的大题材,必须要有过得硬创作班底才能驾驭,不是娱乐一下,来个超豪华阵容,影视戏当红偶像就可以的,否则就会流于跟风与献媚,成为又一出经典的闹剧了。其实细细想来,近几年荧屏上的闹剧好少吗?真有点漫山遍野闹纯情,铺天盖地一夜情的架势。

潮流虽是如此,但我还是觉得这部戏,不像是闹剧。原因有以下几条:

首先纵观内地主流媒体近几年所拍的大制作、大题材,尤其是反映当代生活的电视剧,能够得上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上演要求的,为数并不是很多。仅仅局限在一些新农村、部队生活题材,但质量还是说得过去的。这次的《荣归》然显然是央视黄金段宠儿,质量应该不会太粗糙。此其一也!

其次这部戏的几个主演,我相信是完全可以为这个题材保驾护航的。老艺术家焦晃、郑少秋、归亚蕾,这些名字的含金量不低呀。当然还有很多中青年的当红演员,由于不敢打包票,我就不提了。焦晃老爷子将扮演一位北京烤鸭店的师傅,也就是香港富商郑少秋和归亚蕾夫妇的哥哥。焦老爷子在中国演艺界可以算得上是大艺术家了,在话剧界更是引领一代风骚的人物。近几年开始沿一些大题材的电视剧,最著名的要属《雍正王朝》中的康熙,险些把 唐国强老师的戏份都“抢”尽了。说实话,看老爷子演戏那个节奏和力度,是一种极大的享受。我虽然是学戏剧影视出身,但就是看不出半点破绽,不愧为“南焦北于”[指的是焦晃与于是之,但于是之老师早已沉疴病榻]。以老爷子的身份和艺术涵养,不是随便就接戏的,可以说是宁叫名在人不在,不叫人在名不在呀,当然这里的名不是名利的名,而是艺术作品。再说郑少秋,很多人都是看着他的电视剧长大的。他所扮演的儒侠、儒商的形象可以说是深入人心,至今无人能匹敌。这一次扮演的恰恰我们心目中的郑少秋形象,不出彩都很难。这样一批有阅历、有档次的演员同在一部戏,完全不用拿什么皇帝大集合[焦晃的康熙、郑少秋的乾隆、归亚蕾的武则天、吴军的唐明皇]来找噱头,本身就是一种质量的保证。

根据以上分析,我看这部戏错不了。期待吧,也推荐给大家!毕竟我们是缺乏直面当代社会、干预生活的大题材的,艺术家们失去了特定年代的宽松,纷纷开始回避问题,集体向后转,帝王将相!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古代题材要有,现代题材也要有,绝对不能仅仅几部新农村建设和革命纪念现代戏就知足了,我们需要的是更多,更广的题材。希望《荣归》能带个头,撕开一道豁口。

 

                                                 

 

 

 

 

 老穆

                                              丙戌年岁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