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手足情深——和陶诗:《和陶杂诗十一首》

标签:
和陶诗苏轼陶渊明和陶杂诗十一首 |
分类: 历史 |
6.苏轼:《和陶杂诗十一首》
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斜日照孤隙,始知空有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微风动众窍,谁信我忘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一笑问儿子,与汝定何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从我来海南,幽绝无四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耿耿如缺月,独与长庚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此道固应尔,不当怨尤人。
http://img.hb.aicdn.com/fc8a74f84bd0598b30f212329c41881db6e2006353c2e-WJH6Mm_fw658
其二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故山不可到,飞梦隔五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真游有黄庭,闭目寓两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室空无可照,火灭膏自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披衣起视夜,海阔河汉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西窗半明月,散乱梧楸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良辰不可系,逝水无留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我苗期后枯,持此一念静。
其三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真人有妙观,俗子多妄量。
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 区区劝粒食,此岂知子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我非徒跣相,终老怀未央。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兔死缚淮阴,狗功指平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哀哉亦可羞,世路皆羊肠。
其四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相如偶一官,嗤鄙蜀父老。
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不记犊鼻时,涤器混傭保。
觞弦肆朝日,罇中酒不燥。 著书曾几何,渴肺灰土燥。
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 琴台有遗魄,笑我归不早。
孰若当世时,冰炭满怀抱。 作书遗故人,皎皎我怀抱。
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 余生幸无愧,可与君平道。
其五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孟德黠老狐,奸言嗾鸿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哀哉丧乱世,枭鸾各腾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逝者知几人,文举独不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天方斫汉室,岂计一郗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昆虫正相啮,乃比蔺相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我知公所坐,大名难久住。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细德方险微,岂有容公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既往不可悔,庶为来者惧。
http://p2.qhimgs4.com/t0128023e98526730c3.jpg
其六
昔闻长老言,掩耳每不喜。 博大古真人,老聃关尹喜。
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 独立万物表,长生乃余事。
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 稚川差可近,倘有接物意。
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 我顷登罗浮,物色恐相值。
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 徘徊朱明洞,沙水自清驶。
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后置! 满把菖蒲根,叹息复弃置。
其七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蓝乔近得道,常苦世褊迫。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西游王屋山,不践长安陌。
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 尔来宁复见,鸟道度太白。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昔与吴远游,同藏一瓢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 潮阳隔云海,岁晚倘见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伐薪供养火,看作栖凤宅。
其八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南荣晚闻道,未肯化庚桑。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陶顽铸强犷,枉费尘与糠。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 越子古成之,韩生教休粮。
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 参同得灵钥,九锁启伯阳。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 鹅城见诸孙,贫苦我为伤。
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空余焦先室,不传元化方。
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 遗像似李白,一奠临江觞。
其九
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 余龄难把玩,妙解寄笔端。
掩泪泛东逝,顺流追时迁。 常恐抱永叹,不及丘明迁。
日没星与昴,势翳西山巅。 亲友复劝我,放心饯华颠。
萧条隔天涯,惆怅念常餐。 虚名非我有,至味知谁餐。
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 思我无所思,安能观诸缘。
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 已矣复何叹,旧说易两篇。
其十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 申韩本自圣,陋古不复稽。
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 巨君纵独欲,借经作岩崖。
泛舟拟董司,寒气激我怀。 遂令青衿子,珠璧人人怀。
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 凿齿井蛙耳,信谓天可弥。
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 大道久分裂,破碎日愈离。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我如终不言,谁悟角与羁。
庭宇翳余木,倏忽日月亏。 吾琴岂得已,昭氏有成亏。
十一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我昔登朐山,出日观沧凉。
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 欲济东海县,恨无石桥梁。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 今兹黎母国,何异于公乡。
离鹍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蠔浦既黏山,暑路亦飞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所欣非自誷,不怨道里长。
苏辙:《次韵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
大道与众往,疾驱祇自尘。徐行听所之,何者非吾身。
却过白鹤峰,鸡犬来相亲。筑室依果树,有无通四邻。
安眠岂有足,良夜惟恐晨。晨朝亦何事,倦对往来人。
莫言三谪远,归路近庾岭。谁怜东坡穷,垂老徙此景。
幸无薪炭役,岂念冰雪冷。平生笑子厚,山水记柳永。
孜孜苦怀归,何异走逃影。吾观两蛮触,出缩方驰骋。
百年寄龟息,幸此支床静。我来适恶岁,斗米如珠量。
何时举头看,岁月守心房。念我东坡翁,忍饥海中央。
愿翁勿言饥,稷卨调阴阳。玉池有清水,生肥满中肠。
故山纵得归,无复昔遗老。家风知在否,后生恐难保。
似闻老翁泉,曾作泥土燥。穷冬忽涌溢,络绎瓶瓮早。
此翁终可信,有月耿怀抱。従我先人游,安得不闻道。
幽忧如蛰虫,雷雨惊奋豫。无根不萌动,有翼皆骞翥。
嗟我独枯槁,无来孰为去。念兄当北迁,海阔煎百虑。
往来七年间,信矣梦幻如。従今便筑室,占籍无所住。
四方无不可,莫住生灭处。纵浪大化中,何喜复何惧。
尝闻左师言,少子古所喜。二儿従两父,服辱了百事。
佳子何关人,自怪余此意。看书时独笑,屡与古人值。
他年会六子,道眼谁最驶。衣钵倘可传,田园不须置。
舜以五音言,二雅良褊迫。变风犹井牧,驱人遂阡陌。
周余几崩坏,况经甫与白。崎岖收狂澜,还付滥触窄。
蒙庄泾渭杂,恐有郭象客。壁藏待知者,金石闻旧宅。
大道如衣食,六经所耕桑。家传易春秋,未易相粃糠。
久种终不获,岁晚嗟无粮。念此坐叹息,追飞及颓阳。
天公亦假我,书成麟未伤。可怜陆忠州,空集千首方。
何如学袁盎,日把无可觞。五年寓黄阁,盛服朝玄端。
愧无昔人姿,谬作奇章迁。还従九渊底,回望百尺巅。
身世俱一梦,往来适三餐。天公本无心,谁为此由缘。
従今罢述作,尽付逍遥篇。吾兄昔在朝,屡欲请会稽。
誓将老阳羡,洞天隐苍崖。时事乃大谬,宁复守此怀。
区区芥子中,岂有两须弥。举眼即见兄,何者为别离。
尻舆驾神马,孰为策与羁。弭节过蓬莱,海波看增亏。
红炉厄夏景,团扇悲秋凉。来鸿已遵渚,去燕亦辞梁。
冰蚕怀冻薮,火鼠安炎乡。曲士漫谈道,夏虫岂知霜。
物化何时休,叹息此路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