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师生穿越花红沟(散文)《新商报》2013.11.17A21版

(2013-11-17 09:04:04)
标签:

文化

分类: 刊发记录

师生穿越花红沟

/杨梅

 

花红沟,位于旅顺中路,一条环湖穿越线路,起点是棠梨西街,终点是五岔营子。花红沟有山,山是小山;花红沟有水,水是小水。小山小水小情调,每天都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这里爬山。

 

清晨推开窗子,就看到天空飘洒着菲菲细雨。以往与山友约伴爬山,遇到这种天气,活动会自动取消,因为山路湿滑,行走艰难不说,还容易滑倒受伤,为了安全起见,能不爬尽量不爬。可今天不同,很早就定好今天领学生爬山,还有几位任课的专业老师也来参加,逐个通知取消活动已经来不及了,只好顶着小雨走出家门。

 

从集合地点棠梨西街车站一下车,就看到等候在那里的学生们以及六位老师,他们一手举着雨伞,一手提着装满食品的塑料袋,正兴奋地谈论中午如何在山上野餐。和班主 任杨丽娟老师商量这种天气能不能改走西郊木栈道,杨老师笑着说,学生们盼爬山已经盼了很久了,这点毛毛雨不算啥。学生们也纷纷表示一定会慢走注意安全。

 

跟大家讲清上山的注意事项及安全公约,一切安排妥当之后,845分,二十六人的队伍有秩序地排成单列出发了。进入沟口,沿着羊肠小路走进花红沟,不远处就是一个足有上百米长的缓坡。这个缓坡着实给第一次爬山的师生们一个下马威,爬着爬着,开始有说喘不上来气儿的,有说嗓子干涩的,有说胸口发闷的……汗水混合雨水顺着两颊直往下淌。走过多次花红沟的孙颖老师给大家鼓劲:调整好呼吸,坚持住,马上就到坡顶了。

 

大家气喘嘘嘘爬过最陡的山坡,雨不知不觉停了,天开始放晴。眼前出现大片厚厚的落叶,秋日落叶的松软十分诱惑,一路踩着的那种感觉真是美妙无比。沿着狭长的山路径直前行,可以边走边欣赏右侧的湖水。山里一片的静,几声山鸡的啼叫成了静中的纹理,像湖面上的涟漪。始终走在前面的索良平、张伟伟同学乐不可支地以湖水秋叶为背景开始摆pose拍照。孙颖老师虽然长的瘦小,却是强驴一枚,见拎着一塑料袋黄瓜的大男生梁涛同学走路有些吃力,便要替他背包以减轻他的负担,梁涛不好意思地向后躲闪着,连说不用不用我能行。

 

弯弯曲曲的小路“曲径通幽”,师生衣着五颜六色,面容灿烂如花,到处是欢歌笑语,到处是不厌其烦的叮嘱……花红沟的山,虽高不过百仞,其貌不扬,行走在山脊上,却令人联想翩跹,韵味无穷。白云舒卷,草叶颤动,光影变化,水雾溟濛,波纹荡漾。小山也不再只是一个山包包;水,虽为一汪湖水,却也沉静幽深,极目望去,山风轻轻,吹起阵阵涟漪,所有的线条都柔美,所有的弧度都丰腴,一种梦幻般的颜色。

 

经过第一个休息点大铁架子,第二个休息点大杏树,走了大约10公里,终于到达最后一站三岔口。同学们开始就地野餐,纷纷取出背包里的食品开心共享。

 

野餐之后依依不舍告别花红沟。回头再望花红沟,花红沟的美真是无所不在。花红沟是会微笑的,只要你向她莞尔;花红沟是会言语的,只要你对她问答;花红沟是会歌唱的,只要你与她应和;花红沟是会舞蹈的,只要你与她一同起步!

 

 花红沟,我们还会再来!

 

师生穿越花红沟(散文)《新商报》2013.11.17A21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