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印象(8):蓝吡尼一日

标签:
旅游 |
分类: 散文随笔 |
2011.8.6
昨天,我们一路乘坐大巴,在施诺瓦转车,终于到了蓝吡尼。
蓝吡尼,一座幽静淳朴的小城,佛主释迦牟尼诞生的地方。因为是雨季,阴湿水气缠绵不清。
印象深刻的两件事。
菩提树下。几个僧人,身穿赭黄色曳地僧袍,袒露出一边肩头,围坐在树下,双手合掌,微低下颏,脸上浮出妙意不可言传的微笑。我和同伴们虽然不是教徒,此时也被感染,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中华寺。中国有史以来在国外援建的唯一一座寺院。目前己建有三门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长廊、禅堂等建筑,外辅围墻內绕回廊,雄伟庄严金碧辉煌,完全是皇家寺院的模式。现在这里住着10个中国僧人。
在院内,我们见到了值班僧人顿舍。
顿舍,是今年四月份从深圳被派到这里来的。他向我们介绍寺院的基本情况,还告诉我们,明年这个时候,寺院就可以建成能容纳300人的客房了,国内游客可以免费吃住。
领我们参观完寺庙后,顿舍问我们想不想在这里吃斋饭,我赶紧点头说想。他看了下表说时间还早,让我们先去附近的寺院看看,十点过来帮忙做饭。
附近的几个寺庙,韩国庙正在维修,尼泊尔、德国和越南寺庙,我们很快就看完了。差不多十点的时候,回到中华寺,在门口遇到一北京游客,他是个佛教徒,从加德满都下了飞机直接打车到这里来了。我们邀请他和我们一起做饭,他很高兴地答应了。
我们一起去找厨房。厨房找到了,可里面空无一人。同伴们在门口等着,我去找值班做饭的僧人。从房间里走出来一个戴眼睛的年轻僧人,他说他叫顿胜,今天由他负责值班做饭。他让我先去厨房,他随后就到。
厨房里的菜品种很多,大家都很兴奋,洗菜的,摘菜的,忙得不亦乐乎。我边摘菜边和顿胜聊天,顿胜说来蓝吡尼多去菩提树拜拜,许许善愿,发发善心,做做善事,是非常有好处的。
由北京大哥掌勺,我们打下手,不一会功夫就做好了五个菜。这时,寺院里的诵经也结束了,僧人们都过来准备吃饭。顿胜把碗筷在桌上摆放好,给我们安排了座位,就开始举行仪式开饭了。
在中华寺,这是我第一次吃斋饭,感受到了平等的施与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