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行(4):拉萨第二天

标签:
旅游 |
分类: 散文随笔 |
2011.7.19
昨晚,与我们同去丹增巴姆家做客的还有“悠然”一家。
“悠然”,是我同伴的朋友,在大连我并没见过她,只知道她们一家三口是随旅游团入藏的,而且去了珠峰。听同伴讲,“悠然”高原反应很严重,在珠峰竟然不省人事。
当我们见面时,我很关心地问她在珠峰高原反应的感受。因为这时,我身边的几个同伴已经不同程度出现高原反应的症状,有呕吐的,有头疼的,有失眠的,还有流鼻血的……而我在拉萨这两天的状态可以用“如鱼得水”四字来形容,没有任何高原反应,饮食起居一切都适应。同伴们经常打趣我一入藏就像藏民。虽然目前我很正常,但不能保证以后没高原反应,因为书上说,入藏六天之内随时会出现高原反应的,我提醒自己千万不得大意。
“悠然”一家要回大连,而我们要走阿里南线。从丹增巴姆家出来分手时,大家约好次日早8点在大昭寺门前见面合影留念。
吃过早饭来到大昭寺,我们不自觉地又随着转经的人群走在“帕廓”的转经路上。在所有的转经路上,唯一的、永恒的方向是顺时针的。而“帕廓”的转经路,在每一个日子,以它最接近大昭寺里的“觉仁波齐”的神圣位置,最先迎接的便是这样的人流。
与“悠然”一家在大昭寺分手之后,我们去了小朝寺。
小昭寺位于大昭寺北面约500米处,现在是西藏僧侣修习密宗的上密院。7世纪中叶,经文成公主选址、设计,由文成公主入蕃时从内地带来建筑工匠按汉式寺庙修建的,所以小昭寺的早期建筑是仿汉唐风格,金碧辉煌,极为精美壮观。历时一年,约于唐贞观20年(646)年,与大昭寺同时建成。后经数度焚毁,又依藏族形式重修,原来面目已基本改变。现今只有底层神殿是早期的建筑,内中10根柱子依稀可见吐蕃时期的样貌,上面镂刻着莲花,还雕有花草、卷云以及珠宝、六字真言。寺内供奉尼泊尔尺尊公主带到吐蕃的不动金刚佛像。还有摸珠尔济、弥勒佛等珍贵的历史文物。
从小朝寺出来,我们去仓姑寺茶馆喝酥油茶,吃藏饺。饭后,“暖阳”带上我和“加菲”去见郭师傅谈租车一事,其他人都回住处休息,我们定好下午3点出发去领事馆取签证。
下午3点,我们从旅馆出来分搭两辆出租车去领事馆。司机绕了一大圈,发现通往领事馆的主要街道都禁行了,我们让司机捎到近可能离领事馆近些的位置,然后走路过去。为了在4点之前赶到目的地,我们一开始走得很急,走着走着感觉到心跳加快,胸闷气短,也就放慢了脚步。
到了领事馆,我们看到另一辆车上的其他五个同伴正在排队等候领证,她们比我们早到几分钟。大家顺利取得签证后,街道仍在禁行。我们走到一安静的地方休息等候,趁此机会商量下一步去阿里的有关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