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隐没的梦乡(散文)

(2010-12-26 23:14:44)
标签:

太和街

大院

小人书

院墙

盒子

分类: 散文随笔

隐没的梦乡

沙汀想想

 

小时候,我住在锦州六中北侧的教师家属大院里,处于城市的边缘。大院有三排平房,我家在第一排,中间的位置,和六中仅一墙之隔。大院距离主干道不远,两三分钟可以走到。那时候,我熟悉的一段主干道,是从南面的六中桥往北经太和街延伸至西大桥的桥西,大约二十分钟可以走完,如果乘公交车就只有两站的距离。那条柏油路不是特别宽,但那个时候在我们的眼里还是很宽的。 

太和街,位于太和区的中心,很热闹。从我家到太和街,步行需要十分钟左右。在这条街上有一个医院,一个电影院,一所小学,一个土杂店,胜利商店位于街口。除了这些单位以外,街边连接起来的房屋,平房加上小院子的那种,大都是住的居民了。

 太和街北,也就是桥西,有个小人书店,是我最喜欢呆的地方。原因很简单,我喜欢看小人书。有零钱的时候我就跑到小人书店买小人书,没零钱的时候我也乐意陪别的小朋友去选小人书,看着书店里摆的那些各种封面的小人书,闻着新书散发出来的香味,我就心满意足了。 

太和街南,也就是六中,在学校临街的位置上有个食杂店,孩子们想吃零食了就去那里买。六中操场,是我们小时候玩乐的场所。因为从大院里出来就能看到院墙,孩子们很容易就翻墙过去,只是我胆子小从不敢尝试,就一个人绕到学校正门进去。在宽敞的操场上,男孩子或是玩篮球,或是踢足球,女孩子害怕被球碰着,离男孩子远远的,用粉笔随意在地上画好方格就开始“跳房子”。被我们踢来踢去的口袋是用小花布和玉米粒做成的。女孩子“跳房子”的动作都很优美,像燕子腾空一样。我记得,布口袋好像天生就属于我的脚,要它到哪里就到哪里,几乎白发百中,每次“跳房子”都是意犹未尽。 

大院里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每天晚饭后,当大人们从家里出来,三三俩俩聚集在院子里闲聊的时候,我们这些孩子就开始玩“踢盒子”的游戏:画一个圈儿,把一个空罐头盒放在圈儿内,然后大家围在一起出锤子剪子布,谁输了谁就负责抓人,先由一个人将盒子踢得远远地,输了的人去捡盒子的时候,大家一阵风似的跑到隐蔽的角落藏起来,捡盒子的人把盒子放到圈儿内就跑出去抓人了,第一个被抓到的人就来替代他,如果这期间有人出来又把盒子踢跑,那他还得重来。我们乐此不疲地玩着这个游戏,整个大院传来的都是孩子们叽叽嘎嘎的笑声。 

从大院看对面六中操场的院墙,有个地方凹进去一块儿,那里是个露天公厕,我们大院的人都去那里方便。我最害怕的是晚上去公厕了,虽然从家里出去才走不到三分钟的路,因为街上没有路灯,除了大院里住户的小电灯,到处都是黑黑的。抬头望天,天总是很好看的,有很多星星。只是一低头,就是昏暗,昏暗里有墙边大树的影子在活动,那种目的不明的活动。我从来不敢特意观察,因为我总是担心树后会窜出一个蒙面人把我劫持。走到公厕门口,又开始担心里面会不会藏着坏人,我先是轻咳一声给自己壮胆,然后把头慢慢探入,确定里面没人才放心大胆地走进去,接下来又担心能否有坏人突然闯入,我随时做好喊“救命”的准备,从厕所出来,总感觉后面有个黑影在紧紧追赶我,然后我就开始撒腿奔跑.

这种害怕一直伴随我到18岁。在我18岁考上大学那年,因为爸爸妈妈调动工作,我们家从大院搬走了。后来,我分配到外地工作,只能从别人那里知道家乡的消息。有一次,仅仅一次,我回老家探亲特意来到我出生成长的地方,我发现,一个巨大的变化从高处向我压过来,只见四周耸起了一座座高楼,小时候我熟悉的场景已经隐没在一大片喧闹和嘈杂之中,主干道还在,拓宽的马路上车水马龙,商店里更是人来人往。我惊讶地发现,我竟然能找到归家的路,我找到了六中还有那个教师家属大院,我还找到了院墙边的那几棵大树。只是,大院儿里的那些邻居早就搬走了,在这里,我再也见不到那些童年时的玩伴儿了。

听说,这里马上就要被拆迁。我站在大树下,看着我生活了18年的大院,想着那些深而又深的老根,我的心不由得焦虑起来。

隐没的梦乡(散文)
                                                 老宅门前


隐没的梦乡(散文)
                                                老宅后窗
隐没的梦乡(散文)

隐没的梦乡(散文)
六中院墙
隐没的梦乡(散文)
六中操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餐桌(诗歌)
后一篇:太和街(散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