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课,我在家里整理教学用材料,脑子里不知为何出现了小时候妈妈在家做棉活的情景。
那时候北方的冬天很冷,人们都要穿棉衣棉裤。妈妈是老师,一到放暑假的时候就开始忙着为我们姐弟三人做棉衣棉裤,我有时也在旁边看着,只见妈妈很有耐心地一层一层地絮着棉花。
妈妈怕我们冻着,棉衣棉裤做得总是很厚。我小的时候还能将就,稍大一点儿就嫌窝窝囊囊的不好看就不大乐意穿,跟妈妈说棉裤太厚迈不动步穿着难受。于是妈妈又给我们做了薄一点儿的棉衣棉裤,这样在天不太冷的时候穿薄的很舒服,天很冷的时候再穿厚的不至于挨冻。而为了我们穿着舒适,辛苦受累的当然是妈妈了。
为此,我联想到教学,教学其实是絮知识。老师要按照教学大纲来授课,但是深浅度则取决于学生的需求。讲深了,学生消化不了,讲浅了,学生觉得不解渴,更何况成人院校学生的出勤情况、接受能力还不一样。这就需要老师要准备多种方案来教学,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要想达到让学生满意的效果,老师就得多花时间研究学生、研究教法,这样做老师虽然会很辛苦,但一切为了学生,这是老师应尽的责任。
都说老师像妈妈,妈妈关心的是孩子生活上的冷暖,而老师应关心的是学生未来的前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