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
千丝编梦幻,
一茧困生涯。
遥想采桑女,
今夜采荷花。
悼诗
——为祖父林椿先生平反而作
血海沉冤三十年,乍闻昭雪泪如泉。
生无媚骨堪偕俗,死有清名可告天。
画笔与谁书大道,长斋别自了真禅。*
岂云身外无长物,满架诗书值万钱!
*注第五、第六句:祖父是山水画家,师从黄宾虹先生。听父亲说,四七年先祖父在榕城举办个人画展,有一僧观后叹曰:“画有仙风道骨,但落款用墨不匀,此人恐非福寿之相。”先祖父天性食素,自幼荤腥入口便呕吐不止,至老仍如是,故瘦小羸弱,颇有沙门风骨。
读《三馀吟草》和《三馀续吟》
致沈鹏先生
久耽书债鬓如丝,一發皆惊黄绢辞。
拄笏看山聊自得,游园宴雪任谁知。
程门纵隔八千里,周代长余三百诗。
今夜好风何处起,东篱绽放傲霜枝。
注:《三馀续吟》有诗句:自找烦难筑债坛。先生虽身为官而胸怀闲情雅致,悠然自得,难能可贵;我曾梁园宴雪却无才无知,尤为遗憾.《三馀吟草》还有诗句“满壁墨花飞五色,报同秋菊一齐开”,现在应世媚俗作品多如牛毛,先生的满壁墨花独领书坛风骚,可谓立异标新也!吾恩师文老怀沙先生有一对联曰:只有高为累,原无俗可逃。我看先生的“秋菊”非但免俗,且高入九重,否则,焉能与神舟直上云霄,伴日月同辉?
读《绍兴行吟》诗呈谢云老师
东湖梦想最天真,流韵兰亭绕梦魂。
竹下风云萦古苑,松间霜雪照荒村。
岂无绿蚁三千盏,况有黄花四五盆。
高卧不谈田舍事,唯将正气遗儿孙。
风雨满窗二首
一
风雨满窗遮尽天,
登楼强望九秋莲。
一池死水应余恨,
打散浮萍未了缘。
二
华灯怯照锦衣稠,
宝马香车何处休。
一盏酒名“千日醉”,
今宵饮罢即三秋。
京都遇故人
一
大运河边风雨轻,
诗成岂待鬼神惊。
今宵且把琵琶拭,
流水高山试几声。
二
欲向汨罗歌独行,
闲愁一卷困都城。
何当洗尽丝弦耳,
来听江川风雨声。
故曲
几缕轻云去复还,
秋心漂到夜阑珊。
抱琴孤坐邀新月,
故曲偶因君一弹。
倦鸟
欲向天涯比翼飞,
风雨来时肯相随?
空林一夕翩然落,
独看星光射古碑。
齐鲁行吟
桂花香里踏秋光,一路行吟兴味长。
东岳晓云空聚散,黄河夜雨自炎凉。
纵无利器怀中抱,自有雄心笔下张。
试看九原多鼠蚁,聊将寸管试锋芒。
失题
寒灰久溺笔深藏,
泥絮满笺空断肠。
偶倚明窗抬望眼,
水光山色亦苍黄!
十年一梦
雪柳分明劫后身,
灞桥何处访前因。
华灯一夜苍茫路,
十里长安失故人。
拾遗
二月春光描柳眉,
倚栏怯卜燕南归。
此心已是沾泥絮,
不逐东风上下飞。
题墨野墨兰图二首
一
平生藏剑复藏琴,唯效青莲月下斟。
墨色多情着浓淡,朱砂无意写浮沉。
三千气象空挥笔,万里尘嚣不染襟。
风雨平生巾垫角,半窗灯火照丹心。
二
琴剑飘零酒自斟,梦游广宇作狂吟。
且随柳絮飞幽径,不逐莺花泊帝京。
妙矣几枝传雅韵,飘然一笔见灵心。
馨香翻罢浑无语,留取清风阅古今。
题友人画秋海棠图
便是名花也断肠,
春山秋后自清凉。
兰轩梦转诗如酒,
月入帘栊送暗香。
写意
琴衣重启拂尘埃,
付与春风仔细猜。
何日金樽倾四海,
“月光”一曲候君来!
修订诗集
野草闲花随处开,
梅于雪后独徘徊。
残笺不必春秋笔,
别样风流自剪裁。
雁荡山答诗友问
无花无雁恰初春,
幽谷回传笑语频。
莫问萍踪何处会。
行云流水一伶人。
叶上诗
青峰壁立水东流,
采得苍梧一叶秋。
也把相思付溪涧,
飘零莫问待谁酬。
咏瓶菊
不怨东君雨露偏,
依依瘦影亦清闲。
小窗暂避风霜苦,
聊向幽人一展颜。
再读《红楼梦》
解梦谁能证夙缘?
潇湘魂去泪潸然。
临轩不必惊回首,
流水浮云只作禅。
自题小像
莺花烂漫梦当炉,
出岫云霓自卷舒。
塞北江南身且寄,
半生赢得世情疏。
1985年前作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