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访华容道

(2010-07-12 21:30:32)
标签:

华容道

寻访

散记

分类: 散文随笔

http://s13/middle/4bc9f8f6x7483425a2e1c&690


  七月,流火淌金,激情奔放。
  长达95集的大型史诗电视剧——新版《三国演义》正在火热播放中,带着观众走进了短兵相接、刀光剑影、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三国古战场,走进了赤壁之战,走进了华容道。
  此前,对于华容和华容道,我只是偶尔从书本上读到,或与人闲聊时有所耳闻,但从未想过要走进华容,更没想到要去寻访华容道。
  其时,我接到了华容方面的邀请,参加“寻访华容道”湖南作家采风活动。我想,看了新《三国》,顶着大太阳,寻访华容道,一定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当时统一了北方的曹操,率军南下,意欲荡平江南,统一全国。南方割据势力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双方周密运筹,在赤壁短兵相接,大战一场,直杀得烟尘蔽日,天昏地暗,血染大江。结果是孙、刘以少胜多,曹操兵败赤壁,退走华容道,经江陵北归。
  据初步摸底统计,全国共有六个赤壁、五条华容道。所谓六个赤壁,即:汉阳赤壁、汉川赤壁、钟祥赤壁、文赤壁、武昌赤壁、嘉鱼赤壁。现在比较公认的武赤壁即三国赤壁,也就是嘉鱼赤壁,在今湖北赤壁市。换言之,赤壁之争可谓尘埃落定。
  哪里才是曹操败退、关羽义释曹操的华容道?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争论不休。
  关于华容道的概念,又有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一个是指关羽义释曹操的地点,这是狭义的华容道;二个是指曹操撤退时经过古华容县境的全部线路,这是中义的华容道;三个是泛指曹操从起点到终点的全部撤退路线,这是广义的华容道。五条不同的华容道,指的是狭义的华容道,分别分布在湘、鄂两省五个不同的县、市,以所在县、市命名,分别是:华容华容道、石首华容道、鄂州华容道、潜江华容道、监利华容道。
  五条华容道,孰真孰假?通过系统学习华容道研究专家李春阳先生的相关著作,我倾向并认同,华容华容道就是关羽义释曹操的地点。
  来自全省各市州的文朋诗友,我们一行三十余人,在华容县文联、县作协和湖南作家网岳阳分站负责同志,以及华容本土作家,共计二十余人的陪同下,分乘十余辆车,由县城出发,约摸半个小时,到达东山镇大旺厂村。
  我们徒步走上一条便道,应当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修筑的机耕道,路面宽两米有余,铺有砂石,较为平整;道路两边的行道树,长得十分茂盛,树冠在道路上空几近相接,形成了一条绿树成萌的隧道。
  十多分钟后,我们穿越了这条绿色隧道,来到一个叫路岭子口的地方,实际上是望夫山与昂头山相交的一个豁口。翻过这个山口,看到一条幽深绵延的峡谷,两面悬岩壁立,一条清溪自南向北流淌;峡谷中怪石狰狞,古木参天,瀑流砰然轰响。沿溪凿有羊肠小道,几经翻复曲折,方可出谷见日。出谷口名纸棚湾,湾前有湖名白洋湖。
  这路岭子口及其以北的狭长山谷,就是当年曹操兵败逃命、关羽义释曹操的地方。
  记述曹操当年退走华容道的惨状,乃裴松之为陈寿《三国志•魏武帝纪》所作的注。注中引《山阳公载记》曰:“公船舰为备所烧,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踏,籍陷泥中,死者甚众。”
  我们仿佛看到,曹操由赤壁战败后,带着残兵败将怆惶逃命,他获悉华容道是北归的捷径,到江陵至少要近50里后,果断决策穿越华容道。当时的华容道,两边是悬崖峭壁,下面是沼泽泥泞,险象环生,人马大多陷于泥泞而不能自拔。曹操便命羸弱士兵在前面割芦苇、茅草,填铺在沼泽泥泞上,再把羸弱士兵踏在脚下,用华容道上的芦苇、茅草和羸弱士兵的身体,在沼泽泥泞上筑成了他的逃生、重生之路。
  无论是寻访在崎岖的华容道上,还是游览在范围更大的桃花山里,三国遗迹俯拾皆是,每处都有散落民间千年的美丽传说:孙夫人遥祭夫君刘备的望夫山、娘娘庙;关羽挥刀砍断的斩龙石,义释曹操后种植的银杏树,纪念关羽的关帝庙;张飞杀猪飨将的杀猪港;鼎山的刘备庙……当地村民,说起这些典故、传说时,神采飞扬,绘声绘色,让我们仿佛回到了1800多年前的三国古战场。
  可以肯定的是,三国的形成,离不开赤壁之战,更离不开华容道。没有赤壁之战,不可能组成孙权、刘备军事联盟,不可能削弱曹操的实力,也不可能壮大孙、刘势力。没有华容道,曹操无路可走,不可能绝处逢生,也不可能东山再起;诸葛亮不安排关羽在华容道义释曹操,就没有曹操制衡孙权,刘备就不可能建立蜀国,“三分天下”。
  我们一直试图在桃花山中或华容道上,寻找到曹军败退途中散落的金戈铁马或者刀剑兵器,以及羸弱士兵被踏入华容道里的尸骨,遗憾的是,随着时间推移,加上地质运动,太多的江河改道,河床上提,很多历史的物证被深埋在地底,被泥土裹得严严实实。
  也许,那些深埋在地底的刀剑兵器和士兵尸骨,终有一日会浮出地面,向人们复原华容道当年的情景,迸发出历史的光芒。
  我一直在想,如果没有华容道,或者关羽没有义释曹操,中国的历史一定会被改写,至少不会出现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要么是一统天下,要么是更多诸侯割据。如果是一统天下,又将是谁来坐江山呢?如果是更多诸侯割据,战乱又将延续多久呢?
  如此想来,华容道在中国历史上处于一个重要节点,并且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毋容置疑,是华容道避免了后来更多的诸侯割据,减少了诸侯之间争城掠地的战火纷飞,让老百姓免受了诸多疾苦。
  我相信,华容道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定会璀璨夺目,缤彩纷呈。
  华容道,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