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婚期”让我们平安度过

(2013-11-20 10:38:49)
标签:

文化

分类: 小说或者有关小说

      “浅婚期”让我们平安度过
                 选自《中国妇女报》

   
编者按


    “浅婚”是近年来又一个婚姻新概念。何谓“浅婚”?在一本名为《浅婚》的小说里是这样写的:
    浅婚,基本综合了4点特质——时间短:多7年以下,所以便有了‘七年之痒’;不热烈:日子平淡、单调、乏味;程度弱:看不清婚姻的本质,幻想着彼此的未来,却惦记着对方的过去;不深入,容易被打断,被打乱,被惊扰。浅婚,就像浅阅读、浅锻炼和浅睡眠。
    由此看来,每一段婚姻必然会经历这所谓的“浅婚期”,而顺利度过浅婚期,也是婚姻继续幸福长久的关键。
    那么,这段婚姻必经阶段,到底该如何平安度过呢?

 

小心浅婚成杂草

 

    小兰的婚姻是在亲友的撮合下促成的。男人高高瘦瘦,斯文有礼,憨厚还带点可爱。相处中,他体贴入微,温和谦让,一切都让小兰暗自欢喜,就顺其自然见了家长,买了婚房。
    然而结婚不到一年,同学传言说小兰离婚了。我心头一惊,曾经被大家一致看好的婚姻,咋就这么快支离破碎了呢?
    原来,小兰是个自尊心极强的女孩子,嫁到婆家后,很快就有了新婚的不适感。婆婆比较强势,仍习惯管束儿子,一家之主的姿态不容侵犯。老公呢,便夹在两个女人之间左右为难。
    婚前的温馨浪漫,被柴米油盐和枯燥的家庭生活所替代。有一次,小兰看中一款金镯子。她想买,但婆婆不同意,冷嘲热讽说中看不中用。最后老公偷偷买来送她,买是买了,可她还是憋了一肚子委屈。这要在恋爱时,只要她喜欢,老公一定是二话不说,说买就买的。
    此类事情不胜枚举,多了总不免抱怨争吵。婚前的幸福感,在婚礼那天被推上高潮之后,就进入了熊市,开始一个接一个的跌停。最后小兰自己倦了,老公也累了,两个人内心虽有不舍,但终归难以挽回地选择了放手。
    再说我隔壁那对夫妻。新婚的时候,出双入对如胶似漆,等褪去了新婚的喜悦,面对生活压力和家庭琐事,两人越来越忙,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忙于晋升。而忙的理由,都是为这个家,为了将来的宝宝有个美好的未来。
    终于有一天,他当上经理,她成了主管,却蓦然发现,原来彼此的生活轨迹已越来越远,当初那个为了对方好、为了家好、为了宝宝未来好的想法,已是荒唐的借口。最后只能遗憾地选择分手,重新寻找彼此的幸福。
    我困惑地问模范夫妻们的长久相处之道,他们的浅婚期也曾为了家庭琐事而争吵不断,甚至闹到离婚,然而一旦坚持走过那段磨合期,就又相濡以沫了。
    原来,浅婚是所有夫妻面临的问题。每一场婚姻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浅婚这个阶段,也只有经历了浅婚期,才有可能走到幸福的金婚。但前提是,两人能坚定地度过磨合期的脆弱时光。
    一位大姐告诫我,婚姻其实就是两个人在爱的春天播下幸福的种子,土壤是浅浅的,需要不断松土透气,浇水施肥。婚姻更需要体谅、沟通、适时浪漫,若是放任它如野草般生长,生命力再顽强的爱情也终将枯萎,耗尽生气。
    看来,结婚是一生的承诺,幸福则是恒久的修炼。我想,幸福婚姻的关键,在于它生长的初期便加倍用心去呵护培植。如此,婚姻方能在四季轮回中开出鲜艳的花朵。(王孝勇)

 

途经“浅婚”,抵达幸福

 

    结婚6年关口,开始有了“七年之惧”。
    和先生是经人介绍相亲认识的。相亲那天是腊月廿八,地上有很深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赶去集市时,只看见眼前的人山人海。
    通过介绍人的指认,看见在人潮流动中,偶尔闪现出穿着浅灰色休闲褂的男青年。或许是因为天气太冷,或许只因为无所适从,他不停地搓着双手,在原地跺着小步。
    我们走近了一些,他看见了介绍人,赶紧迎了过来。人群中,只匆匆一瞥,互相就知道彼此就是自己的相亲对象。
    瞧过一眼之后,便不好意思再有眼神接触。我挽着母亲的手臂,低着头看脚上被雪融湿的鞋,耳中听着他和介绍人说话,递烟,还有憨憨的笑声。
    恋爱1年,结婚6年,虽然有行为和思想的个体差异,但总体生活还是平淡温馨的。路过新婚的激情,走到宝宝出生的日子。
    那天,只有我们两个人去医院,我拒绝躺在病床上被推进去,而是托着肚子,自己走进了手术室。
    走了几步,在手术室门未关之前,转身向他挥挥手,不知为何,心涩涩的,眼圈也红了。现在想来,当时真有种视死如归的豪情。
    其实我胆子是小的,心是害怕的,只是宝宝到了该出来的日子,知道无法逃避,不如索性勇敢一些。
    后来问他,长这么大,他最害怕的是什么时候?他说就是那天看着我托着肚子自己走进产房手术室的背影时,怕得要命!
    女儿上学了,担心的“七年之痒”转瞬已近在眼前,更何况现在除却“七年”之说,更多出一个易被惊扰、被打断的“浅婚期”。说法不同,但都在表明婚姻初始几年架构不稳、易生变故的本质。
    问他我们会不会在马上到达“稳定期”的时间夹缝里产生什么问题?他说会,因为有“第三者”。说完,把女儿高高举起又亲又笑……
    琐碎而平淡的日子里,柴米油盐的间歇,站在窗前,等着一个放学,一个下班;等着七年之痒的来临;等着“浅婚期”的过去……
    婚姻,从来都是娶时认准一生,嫁时认定一世。而在这缤纷耀眼又充满变数的人世间,最终只有那些在风花雪月过后还能安然相守的婚姻,才能携手到达婚姻的彼岸,幸福的终点。(郭端艳)

 

弃旧迎新成浅婚

 

    我知道“浅婚”一词,是来自周海亮的小说《浅婚》。所谓“浅婚”,类似浅睡眠、浅阅读,形容婚姻刚刚缔造不久,那种容易被惊扰、被干涉、被打乱、甚至被打断的状态。
    陈南的样貌算得中上等,只是事业一直不太顺利,到了三十五六才算走上正轨。虽然也有个交往多年的女友小荷,却一直没有结婚成家。
    小荷是个贤妻良母型的女子,对陈南也是好得没话说。但陈南总觉得小荷不够时尚、不够漂亮,带出去不够有面子。随着事业经济的稳定,再看看那些各方面条件不如自己的朋友,带出来的妻子却都比小荷漂亮,陈南就越发一门心思地想要找个漂亮女人娶进门。
    终于在一次聚会上,陈南认识了年轻貌美的婷婷。婷婷正和经济状况不佳的男友闹分手。在陈南的“猛烈攻势”之下,小他十多岁的婷婷很快便投入他的怀抱……
    婚后前两年,陈南对婷婷是百般呵护千般宠爱。不用她出去工作,不用做家务,要什么给什么,满足婷婷的一切要求。
    只是婷婷一直不愿要孩子,总觉得自己还年轻,不想这么早就被孩子拖累。她还想趁年轻再好好玩几年,不想这么早结束这自由自在的时光。可陈南却越来越焦躁,眼看着自己就40岁出头了,想要一个孩子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为孩子的事,两个人的争吵一步步升级,陈南从前的宠爱呵护不见了,对婷婷的经济要求也不再有求必应。婷婷的幸福感在一点点消褪。陈南也从当初羡慕别人有“漂亮的老婆”过渡到“别人孩子都上中学了”的状态。
    如此这般,双方在各自的想法里不肯让步,婚姻的幸福道路便渐行渐远有了分岔……
    “浅婚”几乎是所有夫妻都要面临的问题,所以便有了“七年之痒”。每一场婚姻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历“浅婚”这个阶段,只是那些婚前感情不够深入,双方了解不够的伴侣,如陈南和婷婷这样的情况,要走出浅婚期注定要比一般家庭来得艰难些。(杨爱芳)

 

支招


先讲清楚再结婚

 

    如果你正准备结婚,那么恭喜你,把握现在与另一半谈谈,营造未来幸福的婚姻;如果你已经结婚了,也别放弃,因为现在更该快马加鞭与另一半好好沟通了!
    “我以为我们相爱这么久了,他应该懂得如何配合我,没想到结婚后──他总是推说很累,很累!不但带孩子没有帮忙,连性生活也越来越少了。” 一位憔悴的女性上班族这样告诉我。当她发现婚后的生活不如期望时,既懊恼又后悔。
    “懊恼我似乎还没准备好就结婚了,后悔婚前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管道。”这位才32岁的女性是公司主管,工作出色。可是一回到家,看到窝在电视机前的丈夫,她总是满心挫折感。
    很多夫妻都面临类似的问题。当初恋爱时,花前月下,气氛良好,尽管双方有不协调之处,也不好意思明讲。等到接近婚期,又因忙碌或各执己见,错过了婚前沟通的黄金时期。

    婚前沟通 三阶段进行

    一般而言,在一方有意成婚,另一方也有如此考虑时,是婚前沟通的黄金期,也就是在订婚之前,还未谈到聘礼、双方家长代表也尚未出面之前,两个人需要做到至少三个阶段的深入沟通。
    第一阶段沟通主题:你确定要和我结婚吗?
    双方需要从个人身心状态是否准备好做真心的分享,聆听的时候不要急切地打断对方,或随意承诺,要真切明白对方的心声;若对方还没心理准备,千万不要勉强。
    第二阶段沟通主题:如果我们要结婚,需要列哪些事项来讨论。
    这次的约会是需要拿着笔和纸,分别将订婚仪式、结婚典礼方式,以及婚后的相处方式,一一列下细节来谈,这一次沟通只列“细目”,不谈“决定”。
    第三阶段沟通主题:针对上一回列下的细目,经过至少一周的深思熟虑,或请教过家长后,问清自己需要做哪些决策性的协调。
    切忌有些准新娘的做法:婚前一切都“随你啦!反正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或者小两口完全遵从长辈的意见,照章行事;等到事情进行到一半,才发现处处不对劲。
    一般而言,在第三阶段沟通的内容里,至少需要讨论如下问题:
    一、你认为我们是要和父母同住,还是独立成小家庭呢?
    二、你认为我们婚前的财产应各自管理,还是成为共同财产呢?
    三、你认为婚后家庭开销应如何公平支付呢?
    四、你认为在“家庭分工”的原则下,你可以负担哪些呢?
    五、你希望要孩子吗?(如果一开始就不想生宝宝,也需要事先告知,取得谅解。)
    六、你个人的嗜好习惯可以为小家庭做弹性配合吗?(比如,吸烟时请到阳台,不可熬夜打游戏等。)
    过去,多数恋人在喜宴热闹的祝福声中度过婚礼,等到蜜月旅行归来,回归到平淡的生活中时,问题就一一浮现了。
    包括挤牙膏的方式、洗澡的时间、上床的早晚、性生活的频率、回娘家的次数,甚至单纯到上厕所要不要掀马桶盖……都是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

 

婚后困扰 男女大不同

 

    对多数年轻女性而言,婚后立刻会面临以下三大困扰:
    一、与婆家相处的不协调:其中以与公婆朝夕相处的新婚女性压力尤大,因为饮食习惯、起居作息、教养子女的方式等,往往都有差异。
    二、与丈夫的关系日趋冷淡:因为激情已过,热情趋冷,加上工作忙碌或家庭琐事多,搞得大家都失去耐心,更没空去聆听彼此的心声或分享喜怒哀乐。
    三、与自己的梦想越离越远:当一个人卷入家庭生活后,每天重复做的都是柴米油盐,再加上少有知识性的提升,或智慧灵性的成长,日子一久,生活就在理想和现实中失去了色彩。
    婚龄五年内对男性的困扰同样有三项:
    一、妻子当初甜美可爱的笑容消失了:当初吸引你的笑靥,如今成了面无表情的铁面武士;若是想亲近,要么被推开:“我很累,不要吵我!”要么被指责:“你无聊啊!”让你不明白“结婚”是为何来。
    二、家中的人际关系变得更为复杂:比如,单单一个年节的礼金,娘家包多少,夫家包多少,总是摆不平;还有孩子由谁带?如果由姥姥带,那么,奶奶会不会有意见?
    三、个人的事业是要向“钱”看齐,还是往“理想”趋近:因为家中开销增多,若父母年老体衰还需照顾,小两口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三明治”,因为老的老,小的小,夹在中间,一切都是压力。有些事业正要起步的男性,往往此时不得不把理想搁一边,向五斗米折腰。

 

 双向沟通 永远不嫌迟

 

    有一对年轻夫妻来找我,表示需要有人做公正的协调者。
    从事业务工作的丈夫说:“妻子下班回到家就一句不吭,也不知道她在气什么?想什么?”
    从事教师工作的妻子则说:“每次他答应说要洗碗,却经常拖到快睡觉了还不洗。”
    原来还是老问题,两人从婚前就没有养成“聆听→协调→沟通”的好习惯,以致婚后不满的事项越积越多。
    当两人开始学习沟通技巧时,我听到他们相互的承诺。妻子说:“今后我进门前会先自我调适,不把恶劣情绪带回家。”丈夫也说:“我每天晚上9点前会洗好碗,请不要重复提醒我。”
    取得了共识,这对年轻夫妻相视一笑。做丈夫的又问我:“有些话积了好多年没讲明白,还来得及改善我们的关系吗?”
    “当然来得及,只要有开始,就会有好结果!”我乐观地回应。既然错过了婚前沟通的黄金期,婚后则更事不宜迟啊!(李美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