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 门

(2012-04-27 08:20:33)
标签:

杂谈

分类: 闲言或者废话

开 门

周海亮

 

  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是元末明初戏曲家杨景贤《马丹阳度脱刘行首》里的一句。日子琐碎零乱,生活并不容易。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岁暮清淡无一事,竹堂寺里看梅花。这是唐伯虎借用《除夕占口》来自嘲他的清贫、孤独、高傲和超脱。日子虽琐碎零乱,与闲情雅致却不矛盾。

  这是“开门”完全不同的两种意境:一忙乱,一闲淡。这就是普通人与雅士的区别。文人雅士可以不理锅铲,扶两个丫鬟,一边赏花一边吐两口血,普通人就不行。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一生亦这七件事。

  但我说的“开门”,却与这七件事无关,而与收藏有关。

  收藏界之“开门”,也叫“一眼货”、“开门货”,即一眼看真。鱼目混珠的古玩市场,能找到一件“开门”货实属不易,能以低价买到一件“开门”货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因此便有了“捡漏”一说,人人都想“捡漏”,却往往被别人将自己“捡”了。

  真货为何要称为“开门”?真货与“开门”有什么关系?行内的解释是:打开门(钱)就看见山(真钱的特征),意即“开门见山”。但我总觉得这样的说法有些牵强。我自以为是的解释是:买到一件宝贝,必先关门自我鉴定一番,此期间,是不能“开门”的。如果签定为真品,才可以打开门,让朋友观赏,让同行夸奖;如果是假,便不能让其见光,更不可将其出售或者转让。为何?古玩这个行当,最怕买到赝品——将赝品当真品买到手,已经很丢人了,倘若再将赝品当真品卖出去,就成骗子了。我就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把赝品当真品买回来,鉴定,为假,再找上家,上家却死活不肯承认。这样的人,不适合玩古玩,因为心思便歪了。说直白些,就是人品不开门。人品不开门,于是这个人,无论怎么看,都假。假得彻底。

  说到人品不开门,我认为,并非古玩界如此,各个行当里,都大有人在。看一些所谓的专家,给别人讲玄学,讲文学,讲哲学,讲美学,讲得头头是道,然仔细观察其一双眼,混浊,龌龊,就像两个玻璃弹子,这样的人,一眼假,不开门。还有一些所谓的绅士,阳光下彬彬有礼,风度翩翩,黑暗中面露狰狞,阴暗邪恶,这样的人,同样一眼假,不开门。当然,也有装得极像的,收藏界中称之为“高仿”,光看模样、举止和谈吐,与真品极为相似,但是,拿放大镜一看,用天平一称,假。——虽有器形,却无包浆;虽有包浆,却无开片;虽有开片,却无落款;虽有落款,却无感觉。真品的感觉,岁月的感觉,沧桑的感觉,文化与内涵的感觉。说白了,真东西,碎了,残了,砸了,烧成灰,也真;假东西,再美,再脏,再旧,再高仿,也假。装得再像,终究是假。不开门。我说的是人,不是东西。

  不开门,你便一文不值,让人恶心。这样的人,如果真是高仿的古玩,必是要被砸被毁的。一锤子落下去,一剪刀划过去,粉身碎骨,小命休矣。是人,便可保住一条性命,继续道貌岸然,弄虚作假。但其实,古玩是有生命的,这样的人才是没有生命的。哪怕再活一万年。

  人生短暂,何不活得“开门”一点?说到容易,做到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