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荣瑜芝先生《红尘烟梦》有感

(2012-03-16 10:10:46)
标签:

杂谈

分类: 图书或者电影

读荣瑜芝先生《红尘烟梦》有

作者 苏桠

 

数日前,接荣先生电话,闻说先生的长篇小说问世,心里很是欢欣。然,正值缠绵于病榻,不得前往祝贺,深以为憾。先生是个对文字要求严谨之人,洋洋四十万字,历时三年,数易其稿,此番终得结果,于此再贺先生,并做读后感一篇,是为记。

 

 

这部装帧得古色古香的《红尘烟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打开目录,整齐规划、对仗工整的章回体回目一下子使我想起打小便喜欢读的《杨家将》、《岳飞传》、《红楼梦》等等章回小说。更兼绘制精美典雅的插图,使人顿生一股爱不释手之感。

有人说,一本好书能带领读者了解一个社会。是的,一页一页地翻开《红尘烟梦》,便如同翻开一百年前的文登史书。读者的思绪被一行行文字带领着,回到晚清时期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来到位于胶东半岛昆嵛山脚下的这个名叫“靠山屯”的小山村,一笔笔体味着他们的生活轨迹,感受着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上的差异。而时不时穿插其间的文登古时的风土人情以及风俗民情典故更是可贵,它们就像一笔被现代青年遗失的宝贵财富,现在被荣先生一一打捞起来,并记录成册,以待后辈人查询。所以就此一点来说,这本书还具有莫大的收藏价值。

故事从靠山屯一个农家弟子韩敬良的降生开始讲起。从他的成长经历中不难看出,人逢乱世心中的那份茫然。他先是入学读书,家道败落之后,又跟随邱先生学习忠孝仁厚的圣人教诲,这本是古往今来的一条正途。然而几年之后,强盗的一棍子击昏了忠厚仁慈的长者邱先生,却击醒了志存高远的少年韩敬良。他猛然醒悟了:生活在乱世,能拯救自己和亲人的,仅靠道德文章是远远不够的,得学习武艺。于是他改行习武,靠着自己“一根筋”的吃苦劲头,历尽艰难最终成长为人们心中的“大英雄”,并如愿以偿地为民除害,为国尽忠。他的这番思想的改变,让人不由想起后来的鲁迅。不同的是,鲁迅是弃医从文,以笔做刀,刺向敌人的心脏。而韩敬良则直截了当地手刃贼寇,快意恩仇,这更符合百姓心中的英雄形象。

自古以来,美人爱英雄的故事层出不穷。在这里更是被荣先生一支生花妙笔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梁奶奶、梅香、李兰兰,三个情深意重的女子像三朵性情各异的奇葩,为大英雄的生命注入浓墨重彩的色彩。她们对爱情对人生对英雄的理解,自与一般的英雄美人故事有着天差地别的不同之处。个中滋味,还得读者自个儿细细品读。

全书以一个农家孩子成长为大英雄的命运历程为主线展开笔墨,一段段插曲,一片片回忆,一个个悬念,一次次挫折,使作品中一干人的命运跌宕起伏,充满未知的变化,很成功地抓住读者的眼球,使人不由自主地深陷其中,为主人公的命运捏一把汗。

可见,荣先生是个讲故事的高手。任何时代,人们都渴望英雄。我们虽身处和平年代,也不例外。也许荣先生正是抓住读者这种渴求心理,创作了这部《红尘烟梦》,成功塑造了一个义薄云天的英雄形象。使读者圆了一把梦红尘之外的英雄梦,尽管他们早已化为历史烟云,但他们留给我们的那种精神,是不是还存在于血脉之中?

好在英雄的身影虽然隐于书册中,但英雄的故事还有后续。让我们一起期待《红尘烟梦》的第二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