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小小说选刊》读者来信的回复
(2012-02-10 09:27:33)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小说或者有关小说 |
应《小小说选刊》读者来信的回复
去年我去厦门,走上大街,便有一种卑微的感觉。这很正常,所有繁华的都市,都会让我产生这种感觉——因为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虽然现在住在城市,但骨子里,我仍然是农民。如您一样,我爱农民,我常常想念他们,但我不想重复他们的生活。在中国,很多时,农民是一个亲切的词语,但同时,也是一个令人恐惧的词语。
故乡也是一样。故乡常常令我恐惧。对故乡的恐惧,缘自它的封闭、愚昧和落后,缘自它一成不变,甚至不求上进的生活。
所以,大多年轻人选择了逃离。这很残酷,但必须如此。
几年以前,我写一个《城里人,乡下人》的随笔,其中有一句:城里有乡下人的梦想,但乡下,有城里人的爹娘。后来这句话被冯巩和朱军搬进他们的春晚小品,我认为,写出这个小品的人,肯定有着与我相同的感觉。
我不在意他在不打招呼的前提下用了我这句话。甚至,我感激他。
对很多城里人来说,现在,父母几乎是他们与乡下的唯一联系。如果某一天,父母去了,他们与乡下,将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抛开亲情不说,爱他们,是打拼在城市里的“乡下人”的唯一选择——我们绝不应该轻易忘掉一些事情,或者假装轻易忘掉一些事情。
最后说一句,对作家来说,故事可以虚构,但情感不能虚构。我爱我的父母,我知道,您也是。
厦门读者宋瑞祥通过电子邮件寻呼周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