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炮 口

(2011-08-14 09:43:35)
标签:

杂谈

分类: 闲言或者废话

炮 口

周海亮

 

  但凡精通麻将之人,都知牌局有一怪异之处,即:四个位置中,总有一个位置是“炮口”——不管谁坐到那里,哪怕再小心谨慎,都会疯狂放炮。四圈下来,大抵是挡不住的。

  放炮,又叫点炮、放铳,总之跟火枪有关。据说麻将起源于古时江苏太仓的“护粮牌”,索筒万皆由“护粮牌”演变而来。粮多自然雀患频生,于是官吏为奖励捕雀护粮者,便以竹制的筹牌记录捕雀数目,凭此发放酬金。所以打麻将又称打麻雀,索即为“以绳索束起的麻雀”,因此一索的图案以鸟代表,又称“幺鸡”。筒则是火枪的横截面,一筒至九筒,威力由小至大。“中”则为打中,所以“红中”血光灿烂。以前放炮打中,绝对是好事情,可以论雀得赏;如今放炮打中,则绝对是坏事情,一场战斗就此宣告结束。只不过,放炮打中的不是麻雀,而是自己。

  大凡坐在炮口之人,见势不妙,四圈过去,便会建议重新调风。这便是这个游戏最公平之处,好位置轮流去坐,霉位置人人有份,任何一人都有百分之二十五的概率坐上那个位置。调走者眉开眼笑,坐上“炮口”的人却垂头丧气,大有不战而败或者缴械投敌之气势。为何?只因那里是输钱的地方。

  于是几圈下来,“炮口”之人便会沉不住气。本来温文尔雅,此时满嘴脏话。也不能叫做摸牌了,叫抠牌,每一张牌,都能抠到拇指抽筋。出牌则再不是轻拿轻放,而是往桌面上砸,啪!牌室抖颤。这样的人是惹不得的,打个牌输点小钱尚且这般,假如借他三百块钱不还,估计能取你性命。

  据说徐志摩极喜打牌且牌风极好——赢钱不喜,输钱不急,打牌如品茶作诗喝酒谈心,非常雅儒。只可惜大多国人没有徐志摩的素质和气质,或者说,平时有,牌桌上则可能有,可能没有——赢钱时有,输钱时没有;坐别的位置有,坐“炮口”没有。

  从三张桌子便能看出一个人的本性:酒桌、牌桌和钱桌。但其实,酒桌、牌桌和钱桌是相通的,窥一见三,没必要继续再和这样的人浪费时间。

  然有时候,一场牌局,最奇怪的现象在于:偏偏有人喜欢坐在“炮口”位置。当然他的目的不是扭转战局,而是让战局更加明朗。只见他疯狂放炮,集中攻击四人之中的某一位仁兄。那么,此仁兄要么是放炮者的顶头上司,要么能搞定放炮者某一件棘手之事,总之放炮者必有求于他,此即“隐贿”。此情此景让我再一次想到江苏太仓的“护粮牌”——看似输给那位仁兄,但其实,那位仁兄就是被放炮者瞄准的麻雀,炮响,必凶多吉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