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友人风为裳为新书《人间有味是清欢》所作序

(2010-11-23 09:21:53)
标签:

杂谈

分类: 图书或者电影

友人风为裳为新书《人间有味是清欢》所作序:

如果能让一颗心免于破碎

风为裳

 

  一年前,身边的一位好友生了一场大病。去住院前,她在我这拿了几本书。其中有周海亮的一本。

  那次手术几乎要了她的半条命。身体里不断有腹水出来,抽也抽不尽。而之前,她的日子过得也不幸福。她很优秀,她的老公则家常了许多。工作碌碌无为,钱挣得也没她多。她曾恨恨地说:晚上连个应酬都没有,一年三百六十天呆在家里。应了那句话:每个常出去应酬的男人家里有个怨妇,每个从不出去应酬的男人家里有个超级怨妇。

  出院回来,我去看她,一路上想了各种安慰的话,想等着她倒一肚子哀怨出来。却不想,她的脸上少了戾气,多了平和。

  她第一次说起老公的好。她指着床边的一只小板凳说:这一个多月,他每晚都坐在这上面趴在的我床沿儿上睡。我笑:之前他也一样对你好,现在怎么长眼睛看到了。

  她指了指枕边那本周海亮的书《送你七日暖》。她说:很多时候,都想要那么多,却不知道自己已经得到了很多。它让我知道幸福就在我手里,我同它一样有了感知幸福的心灵。

  很多时候,我都嫌弃自己的文字不够凶狠犀利,穷凶极恶最好,用词一针见血,故事冷漠无情,那样警醒世人。直到有一天,读者对我说:读了你的文,我惧怕婚姻了。

  几天前,我读了另一篇小说,小说里心怀梦想的主人公一点点被现实打压下去,一点点麻木颓废,直至心如死灰。看过,心里堵得厉害,觉得人生无味,狼奔豕突,最后还不黯然老去?

  由此想到,我们写文章为了什么?

  纵然现实是堵厚厚的墙,也一定还有出口。而我们这些写字的人,是要告诉看书的人,墙牢不可破,无门可走吗?

  肯定不是。

  为了把淋漓的伤口撕开让世人看到这世界的残酷吗?固然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但更多的应该是抚慰心灵吧,让那些无望、无助,抑惑是迷茫的人看到些许光亮,有继续走下去的勇气与力量。

  像我那位在病床上读周海亮的文章体会到幸福真意的女友一样,发现温暖,感知幸福。

  周海亮的文章的确有这种力量。所以,它跟那些喝杯茶走段路都有所感悟的美文是不同的。它更多的触及了灵魂,把至真、至纯、至美的一面展现给读者。那又不是虚妄的童话,或者是意淫出来的言情。它落在柴米油盐的生活里,落在东街西巷的市井里,落在你生活的上一刻或者下一秒。

  在周海亮的笔下,生活也依然是被现实的窘境捆绑着,贫困、疾病、甚至是突发的绝境,再或者是截了生活里一个横截面,一笔一笔写给你看。这样的境遇里,并不都是抱怨与指责,更不是颓废与堕落,而是心怀温暖,淡然处之。

  一如本书的书名《人间有味是清欢》。一粥一饭,只要有感知爱的能力,有付出爱的能力,那幸福就在。一直都在。

  生活里的海亮活得率真执著。纵歌放酒,或是天南海北地开笔会交朋友,古道热肠,风趣幽默,偶尔,像个纯真的大孩子。

  对文字他却是执著的。他从不拿文字当成是沽酒换米的工具,而是郑重地对待它,他写他感知的世界,他写他热爱的生活,其它,都不在他的视野里。

  问他文章里那么感人至深的细节是怎么得到的,海亮说它们不过是海边的贝壳,只要有心,伸手拣就是了。

  难怪,他居住在被海围绕的城市——威海。

  美国诗人狄金森有首诗说:如果能让一颗心免于破碎,那就没有白活。对于作者,如果能让一颗心免于破碎,那简直是最高奖赏。

  周海亮的文字很治愈系。他不板起面孔讲道理,不追求文字的磅礴壮阔,而是如涓涓细流,如徐徐清风,絮絮地讲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亲情、爱情、友情。它们都不远,却只是被我们忽略掉了而已。

  那些被爱伤害过的心灵,那些浑浑噩噩一路滑下去的灵魂,那些痛哭流涕诅咒婚姻的男人女人,不妨读一读这本《人间有味是清欢》,你会发现,原来我们要的真的不是香车宝马,华衣美服,而只是一双手的牵引,一盏灯的等待。

  幸福从来都不在高处,而只在市井的寻常生活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