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安徽青年报》记者问
(2009-01-30 13:46:48)
标签:
文化 |
分类: 小说或者有关小说 |
周海亮,山东威海人士。《读者》杂志社签约作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组专家,龙源期刊网”驻站作家,贤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常务理事。
小说作品散见于《大家》、《芙蓉》、《山花》、《飞天》、《长城》、《鸭绿江》、《芒种》、《百花园》、《读者》、《台湾日报》等,有作品被《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等转载。国内多家报刊开有个人专栏,出版有小说集《刀马旦》、《太阳裙》,散文随笔集《分钟与千年》、《有一种债你必须偿还》、《只要七日暖》、《送你一度温暖》等。
现居山东威海,职业作家。
记者:你的文学成长之路是如何开始的?都做过那哪些准备?多读书、多写,还是多留心观察?
记者:写作对于你来说是怎样的一件事?
周海亮:刚刚走进写作圈子的时候,写作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爱好,一个同钓鱼、养花、听音乐一样的爱好。但随着时间的延伸,现在,写作对于我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状态,并且,现在写作的确是我的谋生手段。
记者:写作有哪些技巧?
周海亮:写作没有任何捷径。在我看来,文学是一种天赋,或者说,你能不能走上文学这条路很大程度上缘于你有没有文学的天赋。当然,后天的勤奋和机会也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还是那句话,多写、多读、多思考,你的文章才会越写越好。如果说写作也有技巧的话,那么这技巧只有七个字:多写、多读、多思考。
记者:想给《安徽青年报》的学生读者有什么样的寄语?
周海亮: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作家。假如作家是你的梦想,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应该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一, 你有没有写作的天赋?
二, 你够不够勤奋?
三, 你能不能够接受寂寞甚至孤独?
最后,祝每一位学子学业有成,新年快乐。(于《安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