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扯淡:大酒店

(2007-12-30 13:46:10)
标签:

文化

分类: 闲言或者废话
  大酒店

 

 

  大酒店多为普通的酒店。我指的是,“酒店”和“大酒店”之间,基本可以划上等号。在我们的语言环境里,别管什么东西,只要前面加了“大”字,就上了档次。比如“大人”、“大发慈悲”、“大家”、“大义凛然”、“大官”,等等。大酒店也是一样,哪怕其营业面积只有十几个平方。

  城市里满大街都是大酒店,大酒店们除了花枝招展的招牌,其余部分全都体现出惊人的雷同。那门大多是玻璃转门,玻璃转门后大多都站一位门童,门童的脸上大多都堆着标本似的微笑。你引三两朋友,走进去,他说一声,欢迎光临。说得很到位,很优雅,很礼貌,却似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冷冷冰冰。——这声音像极了“倒车请注意”或者“欢迎致电114查号台,普通话请按一”,基本一个腔调。

  然后,一位小姐款款而来。相比门童,这小姐就“人文”了很多。她们大多穿着红艳艳的开衩到大腿的旗袍,抹着红艳艳的小嘴唇,挂着红艳艳的微笑。——先生您好,请问几位?——四位。——先生去楼上还是在楼下?——楼上吧。——先生请随我来。——就去桂花轩吧。坐定,此小姐的任务就完成了。稍倾,又来一小姐,穿着打扮,表情语气,和前一位基本相同。——先生请点菜。——一个“冰山雪莲”,一个“青龙过江”。——好的先生请稍等。扭着小蛮腰下楼去了。一会儿,菜上来,一盘西红柿拌白砂糖,一盘大葱蘸大酱。还不走,站在那里给你们倒茶斟酒。没事了,就站在一边,表情深沉。你们讲笑话,她是绝对不笑的。然后,你们要走,塞点小费给她,她会说谢谢。不塞,她也不要,不恼,表现出很高的大酒店基本素质。

  大酒店是盛产美酒和美食的地方,可是,我认为大酒店里盛产更多的,其实是呕吐物。大酒店毕竟属于城市里高消费的地方,普通百姓没什么事,极少进去。要去,十有八九是有求于酒桌上的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于是吃饭成为次要,喝酒才成为目的;或者喝酒也不重要,喝醉才是关键;或者喝醉也没什么意思,把事情办得圆满才是惟一。外国人的大事是在谈判桌上办成的,中国人的大事是在酒桌上搞定的,过程各不相同,结果却惊人一致。为了达到满意的效果,就要喝醉。于是买单者使出浑身解数,软劝硬磨黄段子蜂拥而上,直到把对方搞成关公或者变成大舌头。到这一步,事情就基本上“摆平”了。碰上心细的请吃者,可能还会扶他去楼上的钟点房休息一会儿。——很多酒店里都是有钟点房的。至于他在钟点房里休息还是干其他,就没人知道了。

  想想还是从前的酒店实在。门口斜挑了竖幡,上书一“酒”字。进门去,柜台上一字排开十几个大坛,坛上贴了红纸,也写个“酒”字。你扯过一条长凳,或坐下,或蹲在长凳上,或一脚支地一脚踩在长凳上,小二屁颠颠跑来,说,请问客官用点啥?你说,切一斤牛肉!一坛上等的女儿红!小二说,好咧——。一会儿,牛肉和女儿红拿过来,你就可以拍开封泥,放开了喝。那是真正的喝酒。纯粹。痛快。纯粹的痛快。

  当然也有摆点谱儿的。你得承认,无论什么时候,都有有钱人。他们不在楼下吃喝,在小二的带领下,去了楼上。楼上其实和楼下差不多,只不过隔成间间小屋而已,这一点和现在的大酒店极其相似。有钱人在那里慢慢吃喝,再听两段小曲,然后,要走了,甩给小二几两碎银,一手提着长袍,慢慢往楼下走。小二马上就会扯开嗓子,金四爷赏银钱三两——。那声音喊得很响,也拖得很长。喊得响,是为了让店里的客人全部听得到,这是对金四爷的一种尊敬;拖得长,是为了将金四爷送走,直到他跨出大门才能停下来。如果这位金四爷脚腿不灵便,那么,我们的小二就必须要有帕瓦洛蒂的嗓子才行。打个比方,如果我们的金四爷在北京城某个胡同里喝酒,你在天津卫,都能听得见小二的送客声。这叫什么?这就叫“派”。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在中国,最久负盛名的酒店,就是这个“杏花村”。不过流传到现在,“杏花村”已经不再是一个具体的所指,而是一种档次的概念。城市里大多有一家甚至几家“杏花村”,只不过,牧童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英俊的门童以及迷人的礼仪小姐。也肯定不用“借问”,因为满街都是大酒店、大酒家。充其量,你打个手机,说:给我在楼上留一个雅间。还要“静雅轩”。指派个好厨师,今天请的是金局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