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经专栏:无限风光在文胸

(2007-08-15 00:45:32)
标签:

知识/探索

分类: 闲言或者废话
 无限峰光在文胸

 

 

  文胸又叫乳罩,大街上可以公开摆卖,接受无数目光的洗礼。买回来,便成为隐秘,不能示人。好在目光不能够残留,不然,这些遍撒目光者,很有些不尊重女性的味道。

  文胸起源何时,极难考证。但有两种说法,很有意思,值得一提。

  一说是开元盛世之时,杨玉环女士和安禄山先生曾背着唐明皇干了很多见不得人的勾当,于是,杨女士的两个大咪咪上便落下些安先生的齿痕抓痕挠痕及不明之痕。事后杨女士有些怕,这事被唐明皇知道了,哪还得了!于是,便找些破布片往那儿一挡,这一挡,便把唐明皇看得眼珠子发直了。据说,这两块破布片子,就是文胸的始祖。据说就因为这事,唐明皇被一些好事之徒评为“隋唐十大乌龟”之一。但杨女士能够在唐代便发明现在风靡全球的文胸,也算是她和唐明皇,同为世界服饰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另一说,则到了中世纪的欧洲。那时的欧洲贵妇们喜欢束胸,怕胸脯太大影响了美观,便找一根宽的带子,层层扎紧,直到把胸前束得平平。后来,妇女们解放了,乳房也解放了,但改不了束的习惯。却有些偷工减料,束胸的带子变得短了,也懒得一层层地扎束,干脆订上扣子,纤纤玉指稍微动作,便可完成。然后逐渐发展演变,文胸便成了现在的形状。相比杨玉环那档子事,我更愿意相信后者。因为后者的群众基础,好象更为深厚。

  但不管杨玉环还是欧洲贵妇,最初的文胸,其直接作用就是“遮挡”或者“束缚”,是背离女性们生理健康的。起码我想,最初的文胸,挂在那里,是极不舒服的。为什么?因为不是“人文”设计。或者说,所有只为“遮挡”或者“束缚”而发明的东西,都不“人文”,都让人不舒服。

  其实即使是现在的文胸,“遮挡”仍然可视为一项最为重要的作用。但实际上,遮不遮,同是那么回事。有谁会光了身子跑上大街?在家里,或在层层包装的深处,遮了又有什么用?于是有人说,其实“遮挡”不过是一个次要的作用罢了,文胸的真正作用,在于“装饰”、“美形”和“防下垂”。对了,有那么点味道了。听听那些广告词,“做女人挺好”,“女人,没什么大不了的”,女人或者男人,就会心动。文胸配合上丰乳霜等,真真会创造一片“无限峰光”了。

  现在的文胸,已经可以称之为“艺术品”了。柠檬黄的,孔雀蓝的,带肩带的,安拉锁的,绣上花的,镂了空的,丝绸的,棉布的,镶宝石的,绘上名画的,等等等等,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并且近年来出现多种带按摸的,据说无论是你是在办公,吃饭,走路,还是睡觉,那两块巴掌大小的布片和瓶盖大小的磁片都在为你操劳,让你的乳房越来越挺,越来越大,越来越迷人。想想,生在这个时代的女同胞们,真得是“幸福生活万年长”。

  文胸发展到现在,应该是很成熟了。但是,又有人,特别是女人,开始反感了。这些女人不需要任何形式上的束缚,光了身子,外面直接套件大汗衫,便可以满大街乱窜。于是有男人拿眼扫着,说,此女应是A罩杯,彼女应是B罩杯,却仍是拿了文胸的标准。据说还有一位女作家,喜欢光了身子写作,身上一根丝儿也不要,只有这样,她才能够拥有“毫无束缚的思想的野马”。我读过她的作品,滑溜溜的,好似感觉不错。

  又一想,假如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女人们都不需要文胸了,那么,文胸会不会就此绝迹了?毕竟,杨玉环女士的两块破布和中世纪的欧洲贵妇们,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