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国风雅

(2014-10-27 13:27:15)
标签:

娱乐

遗珠、烟霞,锦心绣口、璀璨文章

——淳子的“旧闻新说”

 

湮没既久的轶闻掌故并未与时消逝,它们安静地沉湎于时光的湖底,仿佛遗珠。历史天空也并非持之以恒的云遮雾罩,白云苍狗之上,惊鸿翩跹、烟霞明灭、吉光片羽……

遗珠与烟霞为淳子采撷编织,锦心绣口,璀璨文章,裹挟起社会、人生、文学和艺术这般轻、那般重,娓娓道出。

回望民国那一阵子,世道人心有范有型,那些人、那些事,精彩绝伦。此后华夏,人的心地和颜面再也没有那样讲究了。

沿落英缤纷的时光小径款行,淳子一边采集、一边咀嚼、一边播撒,色香味犹存的故人、旧事和细节,于荧屏一一复活。有别于一众民国故旧的泛泛写手,淳子没有一味渲染才子佳人容貌、奢华、隐情、婚变等诸多传闻,而是建构起自己的框架、理路与诉求。借用于是之先生的表演理论,淳子先是建立起自己的“心象”,方才展开叙述和描摹的。

淳子的“心象”,乃人物故事于心灵的折射和反映,感性糅合理性,此在沟通彼在,感同身受他者的心律与脉动,渗透出故往的气息、音讯和精神,并与时下接续。淳子的讲述,可闻、可感、可触,宛若行云流水,名流逸事无不活灵活现,观众和听者多为其倾倒、折服。其理性在于沿袭考古学、历史学方法,钩沉、发掘、搜集、归纳,然后对照、映衬、互证、整合,戮力拼贴、还原人物与事件的本然,为受众指引了一条深文周纳、鞭辟入里的途径。

淳子对史料的珍重固执异常,几近偏执。凡旧址故宅,必亲往探访;凡照片音像,必设法拷贝;凡遗物散件,必千方百计搜寻;凡亲友子嗣后裔,必当面访谈速记。长此以往,追索蛛丝马迹,感受遗韵回响,铭刻于心,大象无形。淳子著文或采制广播电视节目,讲求原创,崇奉第一手材料,视其为金科玉律。

淳子的美妙精当,不啻是旧闻新说的动听、人之察人的善,还在于表达的率真——直爽率性,真情实感,正本清源,切中肯綮。

以今视昨,结局了然,倘作壁上观,说长道短,指点迷津,既无腰痛之嫌,亦可呈现诸葛之明。淳子不然。满怀人之为人的悲悯、大江大海的宽厚以及月白风清的超然,摈弃所谓真假、善恶、美丑、忠奸诸般脸谱,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实事求是。旧闻新说,贵在其新,杜绝了人云亦云的表扬或批评、称颂或声讨、赞誉或谴责。如果说真相掌握在上帝手中,淳子所建造的则是另一座巴别塔。

“旧闻新说”里的淳子,知性了然,温馨婉约,声情含蓄,叙事巧施策略,恰有一现成禅语好比:介绍一个人物、讲解一个故事,起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待其环境背景、前因后果交代明了,观众唏嘘感叹“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末了,包袱皮一层一层被揭开,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观众遂恍然大悟“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淳子眼眸里,人与事,很多时候就是社会、历史中的山水。追根溯源,人性使然。

淳子向以张爱玲研究、抒写蜚声海内外。淳子笔下的上海名媛,蔚然大观,堪比画廊。淳子描述上海老房子,爱恨情仇,点点胭脂红。近些年,许是十分惦记张爱玲毕生难忘的合肥丸子,淳子隔三岔五、风尘仆仆往来沪上和庐阳,做客安徽电视台《旧闻新说》之余,想必亦七分辛劳,三分受用。合肥、安徽的观众于是饱尝眼福并耳福。

在上海,淳子褒有浩若烟海的听众和观众,不乏知音。在香港、台湾等地,淳子以其卓尔不群的张爱玲著述,虏获了成批量的粉丝和铁杆。笔者与淳子交道经年,鹰服其言说的美好及文笔的精湛,钦羡其思想的深邃与情感的无垠,亦随之学习了演讲、写作的些许奥妙。

笔者也曾暗自揣度,若非耽溺民国日久天长,心向往之,淳子自内而外何以弥漫着彼时气质与风范?

安徽文艺出版社慧眼别具。淳子走下《旧闻新说》屏幕,徜徉纸上,伴您一道感悟民国往事的尘烟与吊诡,品咂名门望族的闻达与式微,领略大家闺秀的芳华与哀怨,体验海派文化的时兴与驳杂,考察上海滩经济发达与安徽、与合肥的渊源……

一鳞半爪,蜻蜓点水,忝为绪言。

 

  

2013年春节于合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上海才子
后一篇:旗袍和皇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