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视>的刘江涛说,写一个淳子版的哈里波特终结版吧,并且,只给一个晚上的思考.于是,我就这样写了:
《哈里波特结局------如果可以》
一阵剧烈的晃动,飞机直线下滑,什么都没来得及做,来得及想,哈里波特就晕了过去。当然,最初时分,他以为自己已经死了。他是被一道无比灿烂的阳光刺醒的。
他醒了,在一片金色的沙漠上。那道伤疤平静的躺在他的额头上,居然没有一点疼痛。在一棵巨大的仙人掌的边上,哈里波特看见了一九五二年的夏天,一个男人,正在包装纸上写作,不停地写作。这个男人说,他的名字叫格拉斯,当他离开法国经由瑞士前往杜塞尔多夫时,在一个咖啡馆,看见在喝咖啡的成人之中站着一个脖子上挂着铁皮鼓的三岁小男孩。男孩的神态引人瞩目,深深地嵌入他的脑海之中。这个男孩子给了他伟大的文学灵感。于是,就有了震惊世界的小说《铁皮鼓》。
哈里波特说,哦,真遗憾,我是魔界里的人,我没有读过这本小说。
格拉斯道,没关系,我很愿意把我的故事再对你说一遍。在小说里,男孩的名字叫奥斯卡。奥斯卡三岁,目睹成年人世界的丑恶,决心拒绝长大,他反抗他的父母、纳粹、舅舅、情人等等。他的反抗是内心的,自省的。这种反抗成了他自我保护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让他成为一个可以逃避历史责任和危险的孤儿,一个拒绝和成年人游戏的局外人。他觉得成人的世界里充满着邪恶和虚伪,他决定不再长大。他从楼上跳了下来,结果他真的就不再长高,停留在三岁的高度。1945年,苏军攻占了但泽,父亲被杀,他埋葬了父亲,也埋了伴随他20年的鼓。他的“孩子”不小心用石头砸了他脑袋,奥斯卡突然恢复了生长。
多么残酷的成长啊!哈里波特叹息道。
哈里波特的伤痕开始隐隐作疼。他觉出某种伤感。他想起来了,他曾经看过的电影《谜墙》。电影里,孩子的成长是孤单的,譬如一个“单身牢房”。
哈里波特害怕起来。他清醒的意识到,他19岁了,他长大了。可是他不要长大。
我要逃离这里!我不要长大!
哈里波特狂奔起来,像风,像闪电。
哈里波特觉察有人跟着他。他回头,啊,是法国的小王子。
你为什么跟着我?
因为你的方向正好也是我的方向。小王子道。
你的方向?
我的方向就是我的星球。我要回去了。我离开那里已经一年了。小王子的围巾飘扬着,好象一片落日的彩云。
你为什么这样着急?哈里波特很是奇怪。
因为我在那里有责任。我的爱在那里。一朵娇弱的玫瑰。说着,小王子的脸开始有了玫瑰的颜色。
哈里波特想,小王子的星球一定非常的美丽。于是恳求道:如果可以,请带我去你的星球吧!
小王子摇头道:我的星球太小了,只能放下一朵花,一个人。
那我应该去哪里呢?哈里波特悲哀的问。
小王子道:你等在这里。哪里也不要去。等到星星出来的时候,会有一只狐狸来到这里。她会要求你驯养她。如果你驯养了她,你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爱,就有了责任,你就不再孤单了。
离别的时候到了。
小王子消逝在宇宙中。哈里波特独自面对世界上最美丽也最伤感的夜色。他没有离去,他在等一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