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三部经
(2016-10-04 21:09:35)
标签:
文化佛学历史财经教育 |
为了让更多的国学爱好者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从2016年10月起,我们将推出三部国学经典的解析与讲读,即儒家的《大学》、道家的《道德经》和佛家的《金刚经》。
为什么要选这三部经典呢?这三部经典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帮助呢?我们先从《大学》讲起。
《大学》据传说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最早被收录在《礼记》里,是《礼记》的其中一个章节。后人从其文法中分析,也有可能是秦汉时期的学者以曾子的口气写的,而非曾子本人所作。到了宋代,朱熹觉得《大学》非常重要,就把这一篇从《礼记》中摘出来,作为四书的开篇,儒学入门之本。《大学》为何会受到如此高度的评价呢?首先,《大学》讲了理想社会的三个实现方法,即明明德、亲民和止于至善;而当前社会中遇到的道德的堕落、经济的下滑、人与人之间的互害,都可以用这三个办法来解决。《大学》提到了领导干部的修身与自我的约束,只有领导能按照规则严格要求自己,群众才会追随;上级享乐腐化,却要求下级清正廉洁是不可能实现的。《大学》为我们指出了一条修身治国之道,是正能量的载体,读后顿觉浩气长存,眼界高远,儒家境界在大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道德经》为老子所作,共分81章,其内容包含哲学、天文、物理、兵法、武学、气功、经济、养生、管理、历史等多种门类,各行各业都能在《道德经》里找到启发自己的名言和哲理,无怪乎马云看了《道德经》后感言:“这哪里是我在读道德经,这分明是道德经在读我!”道德经特别适合解决企业形成了一定规模后遇到了发展瓶颈时的问题,是企业家、管理者、营销人员、战略投资者的必读之书。
《金刚经》是汉传佛教的重要经典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记录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是释迦牟尼与弟子须菩提的对话,由阿难尊者记录,经在场的众菩萨、罗汉见证后,一代代传播下来的。我们看到的金刚经,是由鸠摩罗什大师翻译成汉语的。释迦牟尼对金刚经评价很高,说此书为“世间最上、希有、一等之法。”金刚经用来看破我们心头的妄念与执念,让自己能轻松愉快地对待命运,在同等的物质与环境基础下享受美好的人生,而自我的满足会带来社会的互让互爱,从而实现社会和谐。
很多朋友会问:“这三部经书在网上都可以搜到,各种翻译、解释和大师的讲解视频铺天盖地,为什么还要到国学院去听呢?”因为国学经典不像是一幅画,而像是一面镜子,其中的每一句话都是有多种解释意义的。而怎么解释才最合理,是根据听众而来的,讲经典是为了激发听众内心的感悟和共鸣,从而培养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良知、仁慈和智慧,却不是为了读经书而读经书。正如每个人照镜子是为了发现自己的美丽或者缺陷,却不是为了看镜子本身。在网上看经典就像是在侧面看镜子,只能看到这个物体,却失去了看到真实自我的机会。
我们的课程会把历史的发展轨迹、人生的因果轮回、未来的发展方向、具体问题的解决策略为大家一一解答,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精神大餐。国学研修报名电话:0635-5055026
1370635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