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融西借,跨越赶超的基石——谈大招商的技巧和策略
(2013-05-17 23:36:32)
标签:
文化 |
聊城最近提出了“东融西借,跨越赶超”的口号,开展了百日大招商活动,打造万亿产业,这些想法很好。单个群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在市场经济的时代大潮中,只有善于借用资源和渠道,才能实现最快速的发展。
能借用成功者的资源来提升自己,这个道理人人都知道,但为什么只有少数人才可以成功呢?原因在于这里边是有技巧的。运营者必须具有宽广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气度,有虚怀若谷、礼贤下士的风范,有雷厉风行、快速反应的能力,有一言九鼎、言出必行的诚信,有知己知彼、深谋远虑的眼光。这些是运营者必须具有的品格。善借更要善与,交易是平等的,只有带给合作伙伴最大限度的利益,才可以把投资者的目光吸引过来。投资者把项目放在这里,不是因为有熟人,有关系,最重要的是有回报。人脉渠道只是联络的催化剂,而不是主体。
就拿《聊城晚报》上刊登的一篇向市民征集发展建议的文章来说,这就仿佛是一次小型的招商活动。政府是主导者,是建议的征集者,把问题摆出来,向市民征集办法,表现出了政府的态度。但具体是如何深入落实呢?文章没有讲。笔者认为,忽略的正是最关键的部分。
一篇好的征集应该是这样的:市委市政府向全国征集跨越发展的建议、思路和方案,其中一等奖一名,奖金为50万元;二等奖二名,奖金为20万元;三等奖5名,奖金为两万元。获奖作者受聘为该项目策划顾问,全程指导、监督该项目的进展,根据项目发展规划,每两个年度计算一次项目收益,作者享受收益增值部分万分之一的奖金。
作者不分年龄、学历、地域、职务。
投稿后经过评审委员会初审,召开建议论证会,作者阐述方案可行性,领导认可后,各有关部门提报实施方案和进度。作者为督办小组成员之一,直接向项目负责人汇报进展情况和需要调度协调的问题。作者的奖金根据项目进度逐步发放。
项目倾向于:教育、文化、传播、生物科技、新能源、领先技术、跨地区合作、专利落实、旅游服务。
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到聊城献计献策、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由上面的文中可以看到,招商的三个要点要非常明晰:1.招商的回报。回报要讲得清楚明白,斩钉截铁。只有理直气壮地把回报讲出来,才有召唤对方投入合作。秦代的商鞅在变法之前,先在南门立了一根柱子,并公告谁能扛到北门,就可以获得十金。如果商鞅当时没有清晰地告诉大家将来的回报是十金的话,他的号召力就会减弱,说不定现在那根柱子还在南门立着。但不要小看这十金的回报,它带来了一个大秦帝国的兴盛,建立了一个当时世界上国力最强的国家。这就是回报的力量。
第二个要点:落实的程序。有了好的建议,还要有各个部门的落实和领导小组的督办。把建议者吸纳到实施的过程中来,给他以必要的督办权利,因为他是最先研究这个项目的情况的,在推进的过程中,他有更多机会获得这方面的信息,为方案的细化和修订提供了支持。
第三个要点:诉求。明确地告诉建议者,我们需要什么项目,计划达到什么效果和成绩。完成这个任务,就可以获得奖励,把自己的发展计划和对方沟通。如果建议者的提议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或者在现阶段还不能实施,有一定的负面作用,那么由评审委员会审核和论证,避免让建议者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意见。建议者是要为建议的科学性负责的。
征集建议就是吸引智力投资。先把征集工作做好,再把招商工作的要点贯彻到行动中去,坚定不移地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号召,聊城的“跨越赶超”梦想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