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架太极拳和铁棍山药所想到的
(2013-01-25 16:14:47)最近有一位河南朋友到聊城,捎来了一箱当地的特产铁棍山药。回来后打开箱子,见每一根山药都是曲曲弯弯的,布满了凸凹不平的疙瘩,而且粗细不均,远不如菜市场的山药笔直美观。但客人远路捎来是一番美意,自然笑纳。
这位朋友是练陈氏忽灵架太极拳的,来自中国的太极拳发源地——河南温县陈家沟。我平日也很喜欢太极拳,对陈杨吴孙等各流派也略有了解,这次有发源地的朋友光临,观摩自然是不可少的。在一个宁静的下午,幽静的葫芦岛上,我和另一位同道欣赏了他的拳路。哪知一看却大为失望,他的拳架完全不像我们这种太极拳那么中正,走架时忽快忽慢,双脚“嚓嚓”有声,动作小而放不开,很难想象这是陈家沟的文化瑰宝,中华武林的传统绝学。他打完后,我们也各自表演了陈氏和杨氏的套路。朋友在一边看着,笑而不语。练完后,我们礼貌地邀请朋友提出一些意见,朋友说:“最重要的东西你们都丢掉了,练的都是些不重要的。”我疑之,遂请教。朋友说:“太极拳要周身一家,把下盘的力量练出来,其中胯步走裆是最为关键。你们可以练一下用双腿的力量传导到肩部的动作,慢慢的去领悟。”然后他和我推了推手试了试,果然他的身法转换极为灵活。他说:“你们现在练太极拳多半追求强身健体,要求动作大方好看,身架端正,却把防身御敌的东西丢了很多。”我问:“为什么太极拳会发源于河南呢?这其中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朋友说:“河南是个多灾多难的地区,解放前黄河水患连连,人民背井离乡,自然在追求一种保护自我的方式,太极拳就在苦难中诞生。正如我送你的铁棍山药,它是生长在坚硬的泸土地上,地质极硬难以扎根,所以它才是弯弯曲曲的。铁棍山药却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吸收了地表中极为重要的微量元素,给人体提供补气养气的必要养分。历代太极拳家都将铁棍山药视为修身养气之秘药,而市场上端正笔直的菜山药,却没有这些营养,在懂行人的眼中是不屑一顾的。”我悟道:“做人何尝不是如此?俗话说自古寒门出奇俊,纨绔子弟少雄才。人只有在磨难中,才能提炼出人生的经验和道理,太顺利的环境,反而会让人意志消磨,葬送人的大好前程。”朋友点头称是。
后来,我慢慢去寻找这种太极中节节贯穿的力量,才知道看似不端正的小架拳架中隐藏着更为重要的实用原理,正如铁棍山药,虽然样子难看,但却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人的健康有极大的帮助。任何其貌不扬的东西,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我们没有一颗包容和了解的心,我们往往会被心底以往的观念所蒙蔽,最终与真理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