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消失在空气中的话语

(2010-02-08 18:35:22)
标签:

杂谈

分类: 岁月如水

阿尼奥 奥海外特 奥喝他。

这是希伯来语中“我爱你”的意思。

今天早上收到一个朋友的短信,问我是不是还记得我们学这句话时的情景。

彼时我正蒙头大睡,半梦半醒之间,一些支离破碎的记忆开始慢慢被拼凑成了一副完整的画面。

 

那是一年多以前的一个冬天的夜晚。在以色列东北部的加利利湖边。这里被当地人视为生命之水,在新约福音中记载了很多耶稣早年在此传教的故事。传说,当初耶稣让他的高徒彼得将湖中的每种鱼各捉一条,彼得竟捉了153条,其中最有名的一种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由于地处沿海,那里的气温还象是夏末初秋。我至今记得夜风中,大大的披巾紧紧的裹在身上的感觉。

 

那晚,我们在一家临湖的餐厅享用完鲜美的彼得鱼。时间尚早,大家开始胡乱的扯些有的没的,用英语、汉语、希伯来语和各地方言。

 

里奇是我们的导游,他个子不高,有一双睫毛很长看起来毛茸茸的大眼睛。他的汉语应该算不错了,尽管有时会把鸡翅膀说成“鸡飞”。我们缠着他教我们希伯来语。当然,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学习都从骂人和“我爱你”开始。为了记住这句古怪冗长的爱的表达,我还特别拿采访机录了下来。里奇是个好老师,不光认真教我表白,还指着天上的星星,教我怎样用猎户座找到北。

 

酒过三巡,突然有人拍我肩膀。我一回头,一个金发帅哥服务员半跪在我面前。深情凝望着我嘟噜出了这串句子。我愣怔了半响,一桌的人早哄笑起来。我看到里奇冲我调皮的眨了眨眼睛。这才明白过来,笑着对这个帅哥服务员说了声谢谢。

 

关于那个夜晚的记忆,就这样被一条短信唤醒。说来奇怪,每当想到那晚时,我就有一种凉凉的感觉。就象那晚的凉凉的风一样。

 

记忆的开关一旦打开,就开始变的不可收拾。今天一天我穿越半个城市去采访。在路上的地铁里,我脑海里各种关于语言的想法都纷纷涌出。

 

想起电影《雏菊》中的那个片段,女主人公哑了之后再次见到她期待已久的爱人,可是却无法挽回逝去的恋情。当爱人随着“砰”的一声门响离开。她无法大声呼喊,只能边哭边拍打着墙壁,嘴里发出啊啊的声音。那些平时她用来交流的字纸牌散落一地。

《雏菊》并不是我特别喜欢的电影,可关于那散落一地的话语的印象,却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里。

 

从小到大,我都是个爱说话的孩子。也常常有这样抛头露面的机会,演讲比赛、周一早上的升旗仪式、大礼堂里的会议主持……其实我心理素质很不好,常常紧张的要命,手里拿的稿子索索发抖。可每当我一开口,听到自己的声音,我所有的慌张就不翼而飞。也许是我的声音给了我自信,让我突然觉得有了力量和凭借。

 

就这样,我开始极度的依赖交流的力量。每当遇到问题,总觉得只要肯沟通,总会解决问题。只要我尽力的表达,别人自然会理解我的意图,麻烦就会迎刃而解。

 

可事情往往不是这样。有时我很沮丧的发现,常常是我拉着别人滔滔不绝,有的没的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讲尽了之后,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距离也因我乱七八糟的表达更加遥远。

 

也会有那样的时候,我那么的满腔热情,有一肚子话想倾诉。却张张嘴,什么也说不出来。

因为不知道说出来之后,那些句子是否还是在我肚子里的样子,在别人理解来是不是就变成了完全不同的另一幅嘴脸。

语言突然变得如此不可靠。连带着我自己也变得慌张和无助起来。

 

因为除了语言,我好像并没有掌握太多处世的技能。

那些微笑淡定于无形处化解纷争的能力,

那些沉默冷静等待时局自然变化的定力,

根本不是我的长项。

我所知道的,就是努力的表达,努力的倾听,而那些无声处的暗流涌动,玄妙气场,我张大眼睛,也看不出他们的异同。

 

你能想象,遇到这样无从说起的情况,对于我这样一个偏科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的令人绝望。

 

有人说,你知足吧。比起那些笨嘴拙舌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的人来说,你已经够幸运了。

你还做着这样一份工作,天天以说话为生。

 

是啊,我有时想,也许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份工作,我对语言就更加依赖。不但自己无话不说,也要求别人无话不说。我相信自己的耳朵远胜于自己的眼睛。

 

曾经有人跟我说,有些话就烂在肚子里吧。现在想,把话都说出来,可能也确实是自私的表现。倒掉了自己痛快,却没有考虑接受的人听到这些之后是什么心情。很多时候,说出来与事无补,反而徒增烦恼。

 

从这个角度来说,能言善道的人和沉默寡言的人并没有太大的不同。表面看来量的多少,并不能改变质的分布。

 

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该闭嘴,怎样的话该怎样说。 

这个问题,绝对是个大课题。

 

当然,语境也是个因素。回头想那句希伯来语,中文里说我爱你,字字珠玑,但凡说出来荡气回肠。可那一串叽里咕噜呢?真难想象,就算有人跟我表白,也是大眼瞪小眼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雪后陶然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