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不应该再通信了,这是个虚伪的过程。
和你通信,让我们两个好象互相熟悉,但我,常常连你长得什么样子都想不起来。其实你我幷不熟,为什么,我们可以通信这么久?很简单,我们都很寂寞。你寂寞,来自你过的生活根本不是你自己。你在过别人期望你应该成为的样子。
我帮你联系了一条脆弱的线,在真实的你和现在的你之间。你和我的对话有如你和你自己的对话。这是你的孤单。
——引自《收信快乐》
“收信快乐”,一句简单的问候。《收信快乐》,一出简单却又丰富的话剧。
07年,录制《我生命中的十首歌》,听友阳舞给我推荐了万芳的这首歌《收信快乐》。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是她和夏靖庭演出的一部话剧。
2001年,在台北实验剧场的首演掀起了一场台湾小剧场界的轰动;
2004年,经由台湾策展人刘小令邀请至北京,进行了为数不多的6场交流性质的演出,即使这样,也让当时看过的观众对此剧念念不忘;
2008年,《收信快乐》经过了几年时间的沉淀与完善、在台湾原创编剧兼导演单承矩再度跨海工作的参与下,再次回到了北京的话剧舞台上,即将于年底在人艺实验剧场上演。
上个星期,蓬蒿剧场的王大夫送给了我一本剧本,赫然便是这部《收信快乐》。
一个晚上,我敷着面膜,坐在沙发上,一页页的读完了这个剧本。
男女主人公几十封的来信,两个人半个世纪的情感倾诉……故事又是那样突然的落幕,我觉得胸口涨满了很多情绪,却不知道该怎样开口。
这种戛然而止带来的满心惆怅,类似我看完电影《情书》之后的感觉,当镜头画面出现了那个少女的素描画像之后,影片突然结束,出现了字幕。我的心里也一下子鼓涨涨,又空荡荡……
“2004年的那次演出,当时观众反映这出《收信快乐》也许是大家这么多年以来,看到过的最简单的话剧了:道具是两把椅子、两盏灯,台词是几十封来往书信里的具体文字,演员要在这最简单的环境下演绎出男女主角以书信往来的方式共同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纯真与哀伤的感人情事……两个演员各自坐在自己的椅子上、灯光所圈定的空间范围将他们化为天各一方,他们没有接触,没有碰撞,没有冲突,各说自话,各读自信,全剧之中只在开头与结尾处才有两次彼此对视的微笑。
但就连当初原创担纲演出的著名歌手、演员万芳也说,这出戏虽看似简单,但看过戏的人绝对不会用“简单”二字做评价。在简单甚至机械的读信过程中,一段看似平凡却是跌宕起伏的人生却就此拉开:幼童时期的两小无猜,各自成长的青涩迷茫,成人世界的纷乱复杂,情感人生的沧海桑田。两个角色四十多年的书信关系,用一条情感演变的线索串连起了一副40年的人生画卷。就像属于这个时代中每一个平凡人的人生情感与经历的浓缩。”
你还写信吗?
是写给对方还是写给自己呢?
明天,制作人小令和导演单承矩将做客我们的直播间,谈谈这部戏。
时间:12:00-13:00
(很遗憾,不在不眠夜里,没办法,为了要直播,就要协调导演的时间)
几首歌:
万芳《收信快乐》《我们不应该再通信了》
王菲《笑忘书》
leonard cohen《the
letters》
bobby vinton《sealed with a
kiss》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