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11-28 大家的歌

(2007-12-04 15:57:06)
标签:

影评/乐评

【选歌】 

 

童安格《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

Carpenters《yesterday once more》

范玮琪《因为》

《城南旧事》主题曲《送别》

刘若英《当爱在靠近》 

Helene Segara《Encore une fois》

Helene Segara 《L'AMOUR EST UN SOLEIL》

何真真《微笑的弧度》

何真真《爱是一件灿烂的事》

韩剧《天国的阶梯》插曲

曹方《比天空还远》

 

听友锦瑟推荐:

Music:《三颗猫饼干》--何真真、朱玫玲、王雁盟

 

 2007-11-28 <wbr>大家的歌

 

 

   要不是因为朋友的推荐,差一点就要与这张唱片错过了。和以前很喜欢的《夏天来了》一样,这张唱片同样由风潮音乐推出,于是你可以猜想出它的标签了:童心/纯真/忧伤而愉悦/治愈系。可一张唱片的好,远不是几个现代汉语词组就能够定义得了的。

 

   从《Opening心植桂冠》开始,到何真真的《爱是件绚烂的事》演唱版结束,这张唱片构架了一个温柔感伤的小世界,从它的标题们上可以略微看出来:《粉红色的旋舞》是春天的无忧;《贝壳里的心事》说的是夏天的小秘密;《起风前的相遇》是秋天的大海咸咸的味道;《透明的灵魂》是冬天的干燥的哀伤。最喜欢的是《微笑的弧度》,演奏版和演唱版都让人感觉非常舒服,曲子由开头漫不经心的钢琴跳跃过渡到温柔却不失灵动的弦乐,如流水般自然。

 

   风潮音乐出品的唱片总是会呈现出音乐里的视觉感,这张唱片也不例外。孤独的小女孩、大海、萤火虫、落叶、空旷的街,是听过的人们提到频率最高的词组,听这样的唱片,是会不知不觉沉浸在回忆里的。因为,无论如何,爱是件绚烂的事。

 

    这是一份心灵礼物,以音乐、图画、文字穿越默契,勾勒出一个奇遇故事。

    成人童话式的超现实想像,献给心里保有安宁与纯真的人

  一本音乐童画书

  一个温暖空间

  保藏赤子温润的心

    每个大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小孩。

  首张音乐、绘图、文字完全结合的绘本音乐专辑,包括音乐才女何真真、绘新锐绘本家阿文,文字则是两人共同的好友纳莱所执笔。

  专辑中,何真真以细腻的音乐语法,表现纯真的赤子之心,有钢琴、弦乐、竖笛童声等等乐器,并且特别收录3首由何真真填词、演唱的精采版本,如果你曾将受伤挫折的心,蜷伏于一个停滞退化的时空胶囊中,排斥成长现实的重苛,请听(三颗猫饼干)。

 

午夜的收音机

 

——花开妖娆 发表于声音花园论坛:2007-11-6 10:51:48  

 

    每天,同样的时间起床,同样的时间坐上那一班公交车,同样的时间到达公司,等待着同样的时间下班,回家,看几眼电视,翻几页书,然后,在很深的夜里,伴着缕缕的薰香,听着徐徐传入耳际的广播,入眠,结束这一天。然后,周而复始......

 

    喜欢每晚一个人,在一天的最后一个小时和另一天的第一个小时,在那样的静静的感觉下度过。喜欢在主持人那温暖的声音和舒服的音乐中,结束今天,迎接明天。想起在家里的日子,每一分钟都是那么惬意,让我贪婪地想要一直就那样下去。长时间在外面的原因吧,让我还来不及习惯的只有晚上而已。9点钟以后街上已经开始很静了,竟让我觉得有点想要窒息,静到反而让我没有了安全感。睡是一定睡不着的,就翻来书看看。看着,看着,思想就飞腾起来了。黑暗竟让思想如此的活跃。想想,如果让我有一天离开这个城市,能够让我思念的会是什么?我不禁忍不住笑了,竟是飘荡在这个城市夜空里的电波。在我所有不眠的夜晚,陪着我的竟是午夜的收音机。

 

  已经记不得是从哪一天开始听起的,但是,一定是来到这个城市以后,在某一个失眠的夜里或者已经开始识愁滋味的时候喜欢上的。在小时侯的记忆中也是有广播的,每到中午或是下午放学的时候,小镇上一路的大喇叭就开始广播,有时是新闻,有时是时下的流行歌曲,于是,我便在一路欢歌中飞奔回家。后来,离开了家乡小镇,来到了繁华都市。记得,睡在我下铺的北京女孩,总在晚上的时候打开收音机,经常会传出一个低沉而充满磁性的男人的声音,似乎他已经可以看尽红尘的各种疾苦,解读着每个人的心灵秘密。那时候,我并不喜欢,觉得这样的声音永远不会属于我。

 

  是谁说过,失恋可以让女孩成长?但这好象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不无道理。以为单纯快乐的我可以一直就那样下去,但是,事实证明,没有人能逃脱因成长带来的烦恼和不快乐。于是,我开始了失眠,并要命的习惯了失眠。在费了很大的劲儿也还是没有办法睡着的时候,就想干脆由它去,打开收音机,凭着记忆搜索着那个男人的声音。然后,在以后的日子里,要了命的上了瘾,喜欢着。于是,在夜里听着每一个人的故事,发现了原来失意的并不只是自己一个。每个人的心情都象极了一首首的情歌,平时不觉得怎样,但在那个时候,竟然发现却是如此的直达心底。主持人的声音由男到女,由女到男时有改变,但我的感觉却变成了依恋。当正听着,正想着的时候,一首心底的歌竟然到达耳际了。

 

  “午夜的收音机轻轻传来一首歌 那是你我早已熟悉的旋律 在你遗忘的时候 我依然还记得......”

 

ID: 13094452  黑白铅笔的彩色梦发表于:2007-11-6 12:23:46  第2楼

我曾经也是一个睡在下铺的北京女孩,呵呵

看了你的文章

想起了当年整个宿舍一起听零点夜话的晚上

开始大家都各听各的

后来变成了集体活动

回头想想

总会会心一笑

那些回不去的日子

被时间过滤后

留下的都是温暖的回忆

 

ID: 12845525  朦胧海风 发表于:2007-11-6 13:45:36  第3楼

在午夜的收音机里,一直寻找那种声音,那种故事,那种音乐,但是总是事与愿违,那个属于收音机时代的记忆,在现在好像再也找寻不回来了。

一面寻找着那种声音,那种感觉的替代品,一面舔舐着自己的伤口,寻求着瞬间的回归!

 

ID: 13240776  阿玉1665 发表于:2007-11-26 20:36:44  第5楼

午夜的收音机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觉得一天的烦恼与不开心都随着从收音机传出来的声音消散在空气中了,它能陪我多久,真的是不知道,一档节目会存在多久,一位主持人又会陪伴我们多久……

 

ID: 13228468  青蛙踢球 发表于:2007-11-28 9:58:02  第6楼

在"声音花园"中,寻找到了当年听"温馨夜话"的感觉.谢谢刘杨.那段日子已经永远不会回来了,但希望"声音花园"永远萦绕耳畔.

 

再续前缘

 

七步成殇 发表于声音花园论坛:2007-11-2 17:37:03  

 

 2007-11-28 <wbr>大家的歌

 

 

    Helene Segara 出生在法国南方,父亲是意大利人,母亲是亚美尼亚人,这样的血统,使得Helene Segara天生具有了吉普赛女郎的气质与味道。

 

    有人叫她法国温婉天后,有人叫她疗伤天后,她的歌声,只要飘扬在空气中便能舒缓人的心灵。心情好,心情坏,只要有她的歌声嘴角便可生出微笑;是白昼,是深夜,只要跟随她的声线便能到达安祥所在。她就是Helene Segara依莲娜.西嘉贺。

 

    法国是浪漫和安逸的象征,那边的流行音乐一直在耳闻之中,可没有想到也会创造出这样深刻的忧伤,可谓是“婉约派”的国际性代表。

 

值得观看的电影——《城南旧事》<转>

 

 2007-11-28 <wbr>大家的歌

具有极强的平民意识,一部纯美的散文式的电影

一种委婉的诗意,一片宁静的意境

近乎一幅素雅、淡泊、简约的中国水墨画

 

出品:1982中国上海电影制片厂

导演:吴贻弓

主演:沈 洁/郑振瑶/张 闵

荣誉:

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乐奖/菲律宾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南斯拉夫第十四届贝尔格莱德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影片思想奖/厄瓜多尔第十届基多城国际电影节二等奖——赤道奖

 

影片概述

半个多世纪前,小女孩林英子跟随着爸爸妈妈从台湾飘洋过海来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胡同里。京华古都的城垛颓垣、残阳驼铃、闹市僻巷……这一切都让英子感到新奇,为之着迷。会馆门前的疯女子、遍体鞭痕的小伙伴妞儿、出没在荒草丛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乳母宋妈、身患重病长眠地下的慈父……他们都曾和英子玩过、谈笑过、一同生活过,他们的音容笑貌犹在,却又都一一悄然离去。为何人世这般凄苦?不谙事理的英子深深思索却又不得其解。

 

50多年过去,如今远离北京的游子,对这一切依然情意缱绻。那一缕淡淡的哀愁,那一抹沉沉的相思,深深地印在她童稚的记忆里,永不消退……

 

根据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城南旧事》满含着怀旧的基调,它将其自身包含的多层次的情绪色彩,以一种自然的、不着痕迹的手段精细地表现出来。影片中的一切都是那样有条不紊,缓缓的流水、缓缓的驼队、缓缓而过的人群、缓缓而逝的岁月……景、物、人、事、情完美结合,似一首淡雅而含蓄的诗。

 

《城南旧事》透过一个小女孩的纯真眼光展示了20世纪20年代老北京的社会风貌,带领人们重温了当年那笼罩着愁云惨雾的生活。影片在结构上犹具独创性,编导排除了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所组成的情节线索,以“淡淡的哀愁,浓浓的相思”为基调,采用串珠式的结构方式,串连起英子与疯女秀贞、英子与小偷、英子与乳母宋妈3段并无因果关系的故事。这样的结构使影片具有多棱镜的功能,从不同的角度映照出当时社会的具体历史风貌,形成了一种以心理情绪为内容主体、以画面与声音造型为表现形式的散文体影片。

 

《城南旧事》中,导演对演员的选择和使用是得当的,英子(沈洁)的那双明亮、纯真、迷人、探索的眼睛足以使语言逊色;宋妈的朴实、含蓄、精湛的表演把人们带入那个痛苦的年代。导演没有刻意去追求直接的所谓“戏剧性”效果,而是把力量放在影片的那个无言的结尾。其实影片只表达了两个字“离别”——一个个人物在生活的历程中偶然相遇了,熟识了,但最后都一一离去了。秀贞和妞儿是那样,小偷是那样,宋妈是那样,最后,连父亲也是那样。在影片最后的5分钟里没有一句对话,而且画面以静为主,没有大动作,也无所谓情节,然而却用色彩(大片的红叶)、用画面的节奏(一组快速的、运动方向相悖的红叶特写镜头)、用恰如其分的音乐以及在此时此刻能造成惆怅感的叠化技巧等等,充分地传达人物的情绪,构成一个情绪的高潮。在这种情绪的冲击下,观众会自然地去总结全片给予他们的感受,因而也就达到了感受上的高潮。这个“高潮”并不是导演直接给予观众的,而是在观众心中自然形成的。

 

清代文学家梁廷楠在《曲话》中说:“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含蓄不尽,斯为妙谛。”影片《城南旧事》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追求的正是中国美学传统中这一最高境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