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2-26  杏花 (上)

(2007-03-02 15:22:55)
分类: 声音花园
杏花
    
   2007-2-26 <wbr> <wbr>杏花 <wbr>(上) 
    
高晓松《月光倾城》
万晓利《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万晓利《达摩流浪者》
何训田《春歌》
雷光夏《逝》
雷光夏《脸颊贴紧月球》
水木年华《爱 春 秋》
黑鸭子《青青世界》
黄征《春梦》
王筝《春风》
许美静《倾城》
谭咏麟《难舍难分》
章子怡《佳人曲》
乔维怡《几度花落时》
张恒《三月里的小雨》
 
    西湖美景三月天
    春雨如酒柳如烟
    
    小桥花溪边,杏花寒,雨如烟。子规啼时,天涯望穿,看花之人年年盼。年年盼,人未还。落英漫天,声声归雁,一线天边泪一点。泪一点,春犹艳,幽径过后是青山,梦也远,人也远,杏花深处是江南。
    
    杏花,属蔷薇科,落叶乔木。三四月展叶前开放,花形与桃花和梅花相仿,含苞时纯红色,开花后颜色逐渐变淡,花落时变成纯白色。初夏成熟。原产我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各地分布最广。树龄长,可活一百年以上,是春季主要的观赏树种。
    
    杏是著名的果木,果供生食之外,还可制成杏干、杏脯等。杏仁可供食用、榨油和药用。     
    
    每到春天雨润风清,杏花诚惶诚恐不堪季节抛弃,纷纷洒洒褪了红妆,不仅树底下积瓣成冢,能忙煞喜好葬花的林妹妹;远望杏林就是一片粉红烟霞,一件粉红绸纱,一册粉红典籍,一章粉红年华。
    农历二月有杏月之称,杏花属木本蔷薇科落叶树,每年农历二月杏花初放,花朵娇小可爱,柔媚动人,成片的杏花林,景色更是奇丽。"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代释志南的《绝句》使人恨不得就立时融化进那一泓江南的碧水里,任杏花吹个满头满衣。自古以来,杏花因为美若天仙,而被当做美人的代表,人们常用杏脸桃腮来形容女人。 
    
花神
    
    关于杏花花神的传说,最为世人所熟知的便是那列为中国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杨玉环。杨玉环的美色,想必是天下人最为熟知的,其"回眸一笑百媚生,万千粉黛无颜色"的国色天姿,人们仅仅是想象,已经深感陶醉了,而且关于杨贵妃马嵬坡未死的传闻也是颇为生动,其中有一种说法便是指她东渡去了日本,又过了近三十年后才享尽殊荣而去,所以日本人一直认为杨贵妃是中国最美的女人。
杨玉环天生丽质,肤如凝脂,在以胖为美的唐朝更是显得丰腴多姿。 素来以风雅盛名的唐玄宗自是对其宠爱有加,呵护备至。无奈红颜终是多薄命,古代帝王将相,不爱江山更爱美人的,毕竟不是人人皆可以做到。在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手下的将士发起兵变,在马嵬坡杀死了民怨甚重的宰相杨国忠及长子杨暄,但鼓噪仍未平息,唐玄宗于万般无奈之下赐白绫一束,杨贵妃自缢于驿馆院中的梨树下,"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安禄山之乱平息后,唐玄宗已经成为太上皇,他对杨贵妃思念不已,派人欲取回尸骨移葬杨贵妃,只见马嵬坡下一片雪白的杏花迎风而舞,似雪似梦,仿佛再见杨贵妃霓裳羽衣舞的仙姿神韵,故后人以杨玉环为杏花花神。
    

杏 花 春 雨 江 南
    
文:梅子雨

    每逢杏花盛开的时节,江南便有着一片阴柔的蒙蒙细雨。
    
    春天的雨,缠缠绵绵,丝丝柔柔地飘洒,没得夏雨的酣畅淋漓,也不似秋雨的飕飕凄凉。春雨滴沥的那么轻柔,染湿着江南连绵的山峦,浸润着田间地头的草木,这种温润直叫滋润到人的心田里。
    
    春雨里,必定是杏花蔟蔟,清淡淡的幽香袭人,静下心,闻闻杏花的芬芳,探出你的舌尖,轻舔沾着杏花粉香的雨珠,宛如喝一杯春酿的清酒,微醉微醺。
    
    难怪得,古人许多的诗句里便有了“杏花”“春雨”“江南”,许是一种不释的情结。
    
    宋代诗人陈简斋有诗云:“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南宋志南和尚有《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迷漫的杏花儿雨,和暖的杨柳儿风,携带着春的气息,笼罩了刚刚苏醒的万物。陆放翁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佳句,留给了你足以想象的空间,倚窗听雨,寻那玲珑的卖花声,只闻声音不见人,花香已入鼻,人哪能会远?元人虞集的《风入松》词:“御沟冰泮水拖蓝,飞燕又呢喃。重重帘幕寒犹在,凭谁寄金字泥缄。为报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最是这煞尾一句“杏花春雨江南”,短短六字,由近及远,由小及大,勾勒出一幅意境深邃,韵味隽永的江南春赋图来。杏花春雨随影而行,应着节气时令而来,撒向人间的自然是造物的福音。
    
    春雨迷漫,杏花凝香,你弃了在那雨巷深处撑着伞忧愁又彷徨的心境,一脉湿漉漉的田埂,你悠悠然地走,痴痴般地看,远山含黛,烟笼长堤;幽幽青瓦,高高粉墙。杏林深处,偶尔结伴地走出挎着小蓝的水妹儿,衔着柳笛的小牧童。徜徉其间,自是风轻云淡闲愁外。
    
    杏花春雨美在江南。江岸横舟,斜雨纷飞,箬笠蓑衣,鱼白游弋。晨飞鸟,清晓月,船上的桥,若梦。残阳夕照,晚霞炊烟,殷殷醉红了一片天。    
    虹桥画里,燕子诗中,依稀歌谢;花流物霭,黛瓦粉墙,小舟过舍,依旧寻常百姓家。
    
    杏花春雨江水蓝,恰是泼墨山水,又俨如水粉涂描,湮晕着这江南春的风致。
    
    江南女子;温软缠绵的吴侬软语,如诗如梦的江南小曲。
    击板合奏,轻歌曼舞,不说人间情和恨,只将诗酒醉年华。
 
何训田 《春歌》    
    
    何训田何许人也?说到《阿姐鼓》可能大家对主唱朱哲琴还比较了解一点,1994年出版《阿姐鼓》专辑开辟了 音乐创作的新领域,是国际唱片史上第一张在全球发行的中文唱片,这一张在全球60多个国家销售超过2百万张,缔造了华人音乐的全新纪录的专辑,就是由何训田所制作的。
    
    《春歌》选自何训田的《波罗蜜多》专辑。
    
    2007-2-26 <wbr> <wbr>杏花 <wbr>(上)
    
    这首歌的背景是为了纪念雷锋塔的重建。雷峰塔在2002年10月重建竣工。在为庆祝雷峰塔落成的音乐大典上,何训田携800多人合唱了这首《春歌》。歌曲从始至终反复吟唱这四句禅宗诗句。歌声由远及近,初始轻盈飘渺,而后荡气回肠。曲调无一点变化,却让人跟着缓慢的鼓乐与歌声进入另一种境界。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乍听不觉如何,不料随着低沉的鼓声,800多人竟如同一起痴去,一遍遍反复吟唱不停,没有任何变化,仿佛超越喜怒,似乎一直要唱到天荒地老方肯罢休。忽然间悲伤就不可遏制,差点落下泪来。后来想,这也算一类行为艺术吧。春花秋月夏风冬雪,汇萃了来,正是一年光阴;反复吟唱,表明年华轮回,不能休止;800多人,岂不是喻指你我不知几数的芸芸众生。
    
   此歌出自禅宗黄龙慧开禅师的一首诗偈,言中有物,立意新颖,耐人寻味。
    

万晓利  《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遭》
    
    2007-2-26 <wbr> <wbr>杏花 <wbr>(上)
 
暴风雨来临那一天    迷途的羔羊还没回来
铁匠铺传来了叮当叮当声 这一切没有想象得那么糟
丰盛的酒席已准备好 尊贵的客人却没来到
熟睡的女儿露出笑靥 这一切没有想象得那么糟
想捕捉一只美丽蜻蜓 却打碎自己心爱的花瓶
燕子飞回了屋檐下的巢 这一切没有想象得那么糟
每天都要精心的灌溉 兰花却一天天的垂败
清风送来了杏花香 这一切没有想象得那么糟
要爬上山顶去看风景 可走到山腰脚已起泡
停学来在溪边喝一口水 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被刽子手砍下了人头  魂魄还能留恋最后九秒
第七秒时突然从梦中惊醒 这一切没有想象得那么糟
    
    如果闭上眼睛,仔细聆听这首歌,会产生一种错觉:这就是被歌唱出来的剧本,一些画面清晰地从眼前闪过,栩栩如生,就像电影的蒙太奇一样:
    
    醇厚的声音带来立体的质感,让画面呼之欲出;这些画面徐徐演进,连缀不断,成为一出完整的戏剧。其中的许多场景都和歌声一样,恬淡祥和,安静却有一种抚慰灵魂的力量。羔羊、铁匠铺、酒席、女儿的笑靥、蜻蜓、燕子、杏花香、小溪……活脱一副田园的气象,然而祥和的背后却是许许多多的不如意:暴风雨将至、羔羊迷途、客人没到、打碎了花瓶、兰花枯萎……在被刽子手砍落人头的第九秒霍然惊醒,不过是一场梦而已,原来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美国大导演伍迪·艾伦认为人生不过一场悲剧,只是穿插些许欢笑罢了,笑容闪过,眼泪便接踵而来。此话原也不差,人生中,生老病死,无一不苦,非悲剧不足以昭示命运的艰辛和壮美。但活着的姿态又是另一回事情,乐观的态度适足以增添人生斑斓的色彩。鲁迅先生曾经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所以他的笔头锋利,所向披靡。
    
    万晓利也是直面人生的勇士,尽管十几年对真正民谣的坚持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荣华富贵,但他脸上的笑容不变,对音乐的热爱不变,对人生的信念不变……
    
    万晓利一付清瘦的身材,眼睛细长而亮,有修长的手,长发飘飘时像极古龙小说中的剑客。如今光头,更像一个冷静的刺客。黄昏之后,他背着他比剑温柔百倍的武器,和饭后散完步准备回家的人擦身而过,来到最明亮最嘈杂最浮华之地,坐在那些饭后不想回家的人面前,要一杯酒,开始歌唱。
他的武器是吉他和歌喉。 
    
    如果一个男人的声音,可以让你变得沉默然后静心倾听,最起码可以证明一点,他是足够真诚的。万晓利是个普通的酒吧歌手,就像无数怀着音乐梦想的孩子,流浪于城市的角落,无数清晨黄昏喃喃自语。人们通常称他为民间艺人,这是个可爱的说法,靠手艺吃饭的人,总有着诚实质朴的品质。就像他的声音,总是不温不火,熨帖着你心尖上的那一点点小小的温暖,像火柴——不为取暖只给人以希望。
    
     有人说他的感觉像朴树,而我更相信一个35岁父亲的声音里所包含的不同故事和不同心境。十年的北漂生活,结婚生子,从一处到另一处,浮华褪尽,边走边唱,他成了一个行吟诗人,一个生活的旁观者。时光走在刀刃之上,无法翻越的却是记忆。早已厌倦了那些表面的激情,我们只愿默默地等待。原来这一切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遭。早起的鸟儿唤醒城市的喧嚣,我们对陌生的路人问好。内心充满了淡定与内敛的情愫,听着这个有故事的男人微笑着诉说。
    
    专辑一共十首选曲,其中第三首有个特别的名字《达摩流浪者》。这首歌所唱的内容,其实就是歌者对这本同名书的“读后感”。出自美国“theBeatGeneration”(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凯鲁亚克,在这本书里写了禅宗意味的“背包革命”。万晓利对这本书中的观念有相当程度的认同:“有两种状态的人是特别牛的:一种是永远积极向上,充满激情,不畏惧。另一种就是有信念的人,能够不受外界左右,保持清醒和独立。”
    
    也许这就是一个歌者,一个行吟诗人永远幸福的生活状态。音乐记录生活,现在是城市的夜晚,愿还在醒着的你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乔维怡《小乔流水》
    
2007-2-26 <wbr> <wbr>杏花 <wbr>(上)
  
    2006超级女声超级发现新一代东方爵色情歌女伶,乔维怡首张个人专辑,中国民乐元素的新爵士蓝调专辑。
  制作群体:音乐总监:著名音乐人马铮;制作人:著名音乐人杨波;编曲:马铮、傅强;吉他:黄维、侯兵、赵明宇;二胡:陶培力;箫、笛子:石磊;琵琶:王晶;古琴:段银莹;葫芦丝:阿东;小提琴;钟颖
  乔维怡简历:乔维怡自幼生长在山城重庆,学校毕业後曾在重庆回归酒吧. 成都音乐房子等地与张靓颖等人一同驻场演唱。由於天赋过人演唱风格独树一帜 ,深受当地乐迷的喜爱。2006年3月,广东新京文音像有限公司慧眼识珠发现了乔维怡,立即与之签约并投入巨资全力打造乔维怡首张个人发烧专辑。

曲目列表

01- 紫红色的花
02- 多少愿望
03- 秋叶
04- 亲爱的肯尼 G
05- 不可能
06- Solamente una vez
07- Jurame
08- Pero te extrano
09- 古老的情歌
10- Liappuntamento
11- 我年轻的时候
12- 堕入爱河
13- 因为我们有信仰
14- 美妙的副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回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