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产业升级,难度不低

(2009-04-11 21:20:26)
标签:

金融危机

财经

           产业升级,难度不低
                        宋宜昌
    由于人民币逐年升值,劳动法的颁布,2007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上涨,特别是2008年9月开始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迫使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来料加工企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倍受煎熬。一些厂主突然弃厂夜遁,置数月不发薪水的工人们于不顾,令人气愤。另一些企业家们减薪裁员,媒体上给他们提得最多的建议就是:抓紧时间让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不错,大家都会说说,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正实际操作一下,就会发现实际情况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
    所谓产业升级,通常是指由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服装、玩具、简单组装产业,转换成高技术高附加值往往也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如太阳能光伏电池、多晶硅等。
    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讲,在一个行业中做好,占有一席之地,其实并不容易。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就是指一个行业的专项技能和知识必须适合自已的个性,素养和知识结构。如果不合适,就很难获得可持续的长足发展。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小学,中学,大学上学时,很容易发现班上的同学大致分成学习优秀;成绩中等;差生,三部分。三部分人之间也有交换,但人数较少,一般各集团趋于稳定。你可以对后两群人大喊:拼命冲上去呀!但是最后能改变自已排位的人仍然很少。
    经商办企业也是这样。谁也知道经商当企业家挣钱多生活阔绰,但血拼下来笑傲到最后的人总是不多。做学问搞研究也类似,大家努力一生也就在学术金字塔上占有一个适当的位置。这不是拼不拼喊不喊的问题,而是一个人的能力终究有个限度。科学家根据统计画出了一个钟型曲线,最后的分布基本如此。
    一般讲,一个人从入门到熟悉到发展,怎么着也得三五年。在一个行业做到优秀时间就更长了。现在让他改行,从低技术改做高技术,且不讲知识结构上的大调整,光是资金、技术、管理、市场销售、核心团队、新老客户转换就足够忙上一大阵子了。谁转谁不转?谁去干什么?新企业能不能在竞争生存下来,政府或者银行的贷款能不能还上?高端市场到底能容纳多少产能?企业转产研发的试验如何与之配套?整个升级的周期大约要几年?国际上的形势有何变化?这些难道不都要认真地筹划和思考吗!
    这种情形看似一团乱麻,其实也是有解招的。
    我们不禁想起新中国经济史上的几次调整。在1962-1965年和1979-1983年的经济调整中,我们也曾遇到类似的情形。当时的中央深入调查,集思广议,反复斟酌,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放到今天也还是有现实意义的。
    提高,就是指集中财力物力支持一批高水平有市场的企业,帮它们做大做强,并且到国际市场上去竞争。
    巩固,就是帮助一批在经济危机中有困难但各方面都有优势的企业,通过融资手段,救其渡过难关。
    充实,就是补充那些不全或者落后的门类。通过精心选择的投资方向,形成新的生产力。有时需要针对第一项(提高项)和第二项(巩固项),补充并完善它们的产业链。
    调整,一些落后的厂矿,高耗能重污染的产品,该弃就要弃。一个秀美宜人的环境,正是我们努力建设的目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拐点和底部
后一篇:通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