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君堡的经线大约是东经30度线。
这条经线对地球做了一个纵向的分割,有意思的是,在这条经线以东,也就是说主要是亚洲全部和非洲东部,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混合权力和复杂政治。他们中间,既有松散的部落和部落联盟,联盟的酋长往往被称作国王——接近当时西方意义上的国王。在中国西周、东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运用了文字,行政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出现了分封、地租、农民等政治——经济和人文形态,道德水准也有所进步;而西方(东经30度线以西),无论希腊、罗马基本上还是奴隶制。当时西欧地区,连罗马的政治水平和希腊的文明水准也未达到
——西方诸国尚未稳定的自己的文字。仅从这些方面上看,东方胜于西方。
>
然而西方有一个优势:这就是它的希腊城邦民主和罗马早期的共和政治。
虽然,亚洲的巴比伦也有城邦民主,但认认真真地做到像希腊人和罗马人那样的水平和成就,亚洲的广大地区,大部分还达不到。
分析希腊城邦民主和罗马共和政治,与亚洲政体比较,既困难又无益。并不是亚洲人就生来喜欢皇权,希腊罗马人生来就自己为自己争取民主权力。我这里仅从地缘角度讲讲两者之不同。
在地形地貌中,有一种地形对社会发展有独特的贡献。我这里不是指河流三角洲,而是指——半岛。
半岛三面环水,造成了对外防御的简化,这就使半岛民族产生了一种优势,当然,如果一些海岛足够大,如英国,日本等,也会有一种防卫上的优势。
这种优势如何利用发展,是半岛人的事情。
我这里仅仅举例说明一下,半岛会造成一种优势文明的突起。
中国古代春秋时期,齐桓公公子小白率先改革,经商制造,国力大强,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并影响了周边几乎所有列国的政治和经济。
>
希腊——巴尔干半岛和伯罗奔尼撒半岛(居住者斯巴达人)
罗马——亚平宁半岛
西班牙——伊比里亚半岛(又称比利牛斯半岛)
法国——诺曼底半岛和布列塔尼半岛
丹麦——日德兰半岛
瑞典——斯堪第纳维亚半岛
英国——伦敦东南的索尔兹伯里平原和西南的康沃尔半岛
葡萄牙——比利牛斯半岛
土耳其——小亚细亚半岛
……
相比而言,亚洲的内陆国家居多,民族、文化、经济背景复杂,容易形成大型国家,包括多民族的帝国。因此,亚洲政治相对复杂多样,出现皇权、帝权——大帝国的皇帝,也就容易理解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