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入江河
安萨特-2:俄罗斯军用直升机发展之路
宋宜昌
直升机这东西,说到底,就一机械活。但活不好做,各种振动、摆动、抖动、倾翻,需要大量经验和长年积累的数据。某种程度上,只能凭天才设计师的直觉,才能消除振动。这玩艺,看上去并不复杂,在仿制的过程中,稍微改动一下图纸,准出麻烦。在中国航空系统院校中,西工大和南航是专门搞直升机的。这么些年了,不少专家投入了大量精力。做了许多实验,但目前中国尚未形成自己的直升机发展系列。
直升机是俄罗斯的强项。你可以找到各种原因:善于发明,机械技师和机加工能手多,政府重视、人工成本较低,不需要FAA和EASA(欧洲航空安全局)的适航证……反正,俄罗斯搞直升机有优势。

巴基斯坦空军装备的俄制米171SH通用直升机
最近几年,俄罗斯研制的安萨特-2型攻击直升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1979年~1986年的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中,苏联大量使用米-24“雌鹿”武装直升机。米-24既能对地攻击,又能运兵,是一种优秀的多用途直升机。然而,战场环境证明,还需要一种类似美国AH-1“休伊眼镜蛇”式轻型直升机为之配合,成为一种单纯的侦察/火力直升机。
大中型直升机旋翼直径大,旋翼可能被地面武装用火箭筒射击打中。在阿富汗战争后期,游击队采用这种战法,大量击落低空飞行的直升机,曾有一个游击队员一人击落过8架直升机的故事。这也说明小直升机安全系数大。
当俄罗斯的直升机设计局接受到轻型武装直升机的设计任务时,美国的下一代轻型武装直升机已经名花有主:贝尔直升机公司在贝尔407基础上改进的ARH赢得了该项目的招标。
安萨特-2由著名的喀山直升机公司研发,(我在前博中介绍过喀山了),2005年莫斯科航展已经推出了安萨特(Ansat)-2RTs,它已经是一型完善的武装直升机,非常接近于美国同类机。韩国已决定用安萨特直升机来抵付当年韩国援俄贷款的债务。

俄制米-8“河马”通用直升机
安萨特直升机既不是著名的米里设计局研制的,也不是独具特色无尾桨的卡莫夫设计局设计的。米里局的长处是研发中型和重型直升机,卡莫夫局是专门攻舰载直升机。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缺乏一档轻型,3吨左右,多用途的直升机供应军方和民用,而在西方,这一档直升机是产量最多,用途最多,市场上最好销的。
喀山直升机工厂看准了这个空档。
安萨特就因此而面市。
它不同于中国军迷熟悉的米-系列和卡-系列,它代表喀山,它就是喀山厂的产品。它是一个新的直升机系列。因此,我们要给予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