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入江河
意军的大口径迫击炮杀伤力更大。英军士兵毫无办法,只得紧贴在酷热的沙石地上,让尖利的弹片碎石从身体上面飞过。
苏格兰兵和印度兵忍受着这一切,他们寻找机会实行报复。一小队一小队的英军偷袭者匍匐爬出阵地,展开了白刃格斗杀死意军。
在快乐谷的那一边,师炮兵部队的120门大炮现在开始一齐轰击多洛戈罗多克山。黄昏,第五英印旅,包括皇家燧发枪营、旁遮普营和拉杰普特营开进山谷,而要塞炮台上的敌军并没有作出什么反应。燧发枪手和旁遮普兵从荆棘丛中掩蔽,在山谷另一边布下阵势,而拉杰普特兵则向低凹部推进,那儿就是阿克夸山隘,它位于快乐谷的尽头。

墨索里尼
然而,当拉杰普特兵接近第一座山头时,守候着的意军大口径迫击炮、机枪和轻型自动武器一齐射击,泻下毁灭性的炮火。英军纷纷倒下,死伤遍地,连长也在其中。但是大约30名英军冲上峰顶,经过一场疯狂的肉搏战,他们终于站住了脚。意军报之以接二连三的反攻,但都被印度兵狠狠地击退了。然而,拂晓前不久,幸存英军被迫回到就在山脊下修筑了工事的同伴那儿。白天,意军用大炮和迫击炮向拉杰普特兵轰击,而意大利飞机的俯冲轰炸进一步给他们造成了伤亡。意军投下的成千颗手榴弹,把许多印度兵炸伤。在毒辣辣的太阳烤灼下,印度兵的伤口化脓了(未经治疗的伤口在一小时内就要溃烂),但士兵们毫不畏惧,坚守阵地直到最后奉命撤离。
由于克伦主要阵地的地形极为险恶,普拉特将军希望避免直接突击阵地,因此尽管拉杰普特兵经受了严酷的考验,他仍然决定再次攻打阿克夸山隘。6为了执行这一任务,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观察哨为英军炮队提供射击数据。
英军选择帆船峰作为观察哨位,并在2月10日下午派出旁遮普营从金马伦岭上山攻夺该峰。全部师属炮兵一齐开火,将他们前方的山峰炸得硝烟弥漫。尽管意军已在尖削的山脊背后隐蔽起来,但气喘吁吁的旁遮普士兵还是设法建立了防守阵地。他们冒着严寒在那儿露宿了整整一夜,次日,他们沿着连接帆船峰和邻近的山坡的一条平缓的山鞍,一路冲杀上去,用刺刀和手榴弹消灭了守军。
可是旁遮普营在攻击中,遭受了惨重的伤亡,他们的英国军官几乎无一幸存。一批批炮弹和炸弹就像暴雨一样倾泻在他们身上,因此他们很快就被打得只剩下两个排。观察哨建立后,一小队炮兵军官和士兵在炮火夹击下边跑边拉电线,他们将把测得的数据传给密集的英军炮兵部队。
暮霭降临,不久,远处响起沉雷般的轰鸣,猝然间,帆船峰和桑奇尔峰的峰顶上炮火连天,接着爆发了一场残酷的肉搏战。遭到意军反击的旁遮普士兵再也不能支撑了,被赶下山峰,驱回到金马伦岭。炮兵观察队则全遭覆灭。
尽管这样,英军还是决定继续进攻阿克夸山隘。清晨,拉杰普特营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顺山坡向上冲锋。他们很快发现英军的炮击对于守候在山上的意军并不起多大作用。意军士兵成百成百地从岩石重叠的山脊背后涌出,手榴弹像雨点似地扔到进攻士兵的身上。印度士兵奋不顾身地冲杀搏斗,拿下了阿克夸山隘。
在拉杰普特营夺取阿克夸山隘的同时,一大群锡克兵涌向斯芬克斯高峰。一阵凶猛的白刃格斗之后,无论是锡克营还是拉杰普特营都无法继续推进,印度士兵的忍耐力达到了极限。由于增援部队没有派来,残存的部队就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悄地溜了回来。
英军在这堵险峻的高山陡壁上没有一处能取得突破。普拉特将军和他的师长们确信用正面进攻的办法无论如何不能拿下克伦;普拉特也很清楚,不管按照哪一种兵法,克伦山非得攻克不可。
普拉特将军担心德国人即将出兵干预,最近刚到达的隆美尔将军和他的精锐德军部队正在准备展开攻势。普拉特将军不仅必须迅速攻占克伦,而且还得让英印师在战斗之后能对付北方日益逼近的隆美尔危险。
普拉特给他的部队一个月期限作攻击准备,这次突击非拿下克伦不可。
敌军继续频频袭击金马伦岭,其中决大部分是夜间炮火袭击。在一次袭击中,一个意大利军官高举双手表示投降,结果却把手榴弹掷到一个前来受降的苏格兰高地兵的脚下。于是战斗就开始变得残酷起来。愤怒的苏格兰兵再也不收留俘虏了。不止一名意军士兵被推下悬崖。在那4个星期中,皇家炮兵的官兵不断被派到山顶炮兵观察哨去,他们的生命时刻受到死亡的威胁。通讯兵的伤亡率也很高。同时缺少可以在高耸的群山之间使用的无线电台,使用了回光通讯机,它的灯光那样耀眼,结果讯号手们全都成了靶子。
这时,哈罗德·布里格斯旅长率领一支小部队向克伦“后门”进发,迫使弗鲁西将军分出一部分精兵去保护后方。布里格斯的部队拔除了卡布卡布的前沿据点,3月1日已攻入克伦东北仅15英里的梅斯赛利特山隘。
然而,在克伦正面的山障背后,进入克伦的主要公路依然通行无阻,敌人就通过这条公路调来后备部队。这些后备部队来自亚的斯亚贝巴、冈达尔和梅特马的守备部队。殖民地军第六旅都开进了克伦要塞,意大利最精锐的第十一“黑衫团”也同时抵达。
新的攻击地点,必须选择在英军炮群的射程范围内。指挥第五英印师的希思将军建议先袭击多洛戈罗多克山塞本身,然后再从那儿对法莱斯托和泽班两峰发起进攻。这样不仅可以在多洛戈罗多克山设下关键性的观察哨,而且,攻击部队的侧翼,受到的威胁也不很大。希思毫不犹豫地提名
“羚羊”部队司令官梅塞维旅长来指挥进攻。

意大利士兵
进攻日期选在3月15日,它是恺撒遇刺日,对意军不吉。在4个星期的战前准备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运输工具都被紧急动用,向阿斯西德拉山谷运送补给品,连骆驼的峰背上也驮上了汽油桶。第五英印师从巴仑图调回到卡萨拉附近的铁路终点处,并且在同实战地形几乎一模一样的山地上进行紧张的训练。在一个大型克伦据点模型旁,梅塞维使该旅官兵熟悉多洛戈罗多克山各个山头的每一个特征。鼓舞人心的是,皇家空军的优势正在逐日增长。几架新到达的旋风式战斗机在3天的摧毁性袭击中,击毁了阿斯马拉、古拉和马卡累等地停在地面上的几中队意大利飞机。普拉特将军现在也有了3个轰炸机中队、一个专作近距离支援的战斗机小队以及一些陆空联络机。战斗前夜,皇家空军的威灵顿轰炸机炸毁了一列从阿斯马拉开往克伦的弹药货车。
在这4个星期的战斗间歇中,意军并没有闲着:从右面的阿克夸山隘到左面的萨玛纳山,沿途竖起了更多的带刺铁丝网,其中多数隐蔽地设在突崖高岗的后面,这些高岗突崖都是进攻者必须首先攀越的障碍。
在高耸入云的克伦山壁后,意军42个营正准备迎击英军的十几个营。
3月14日夜,第五英印师悄然地迅速推进到集中地点准备进攻,梅塞维的第九旅集结在金马伦岭下山麓小丘背后的快乐谷中。在寒冷彻骨、微光闪烁的黑夜中,梅塞维的士兵集结在他们必须攻克的黑影朦胧的大山之下,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在你死我活的战斗中,他们要发挥关键作用。
然而决定性的因素却是左翼的第四英印师能否及早夺得帆船峰和桑奇尔峰。只有夺下了这些山峰,第五英印师才能向前推进,否则,梅塞维的部队在进攻时就会被那些从制高山峰上射来的炮火压住。第四英印师的进攻时刻在上午7时。太阳在清晨6时半升起,照得进攻部队和炮兵观察哨睁不开眼睛,所以英军只得再等半小时。黎明时意军总是先在山顶上实施战斗警戒半小时,然后,回到几百码以外的地方吃早饭。英军的大炮将在吃早饭的部队和撤空的阵地中间撒下一道炮火阻拦网。
密集的炮群对准第四英印师的目标开火了。山崩地裂的巨响,盖过了隆隆的雷声。顿时,全部山脊峰巅都化为一片火海,淹没在翻滚的烟尘之中。“金马伦营,上!”汗流浃背的金马伦营士兵,一面诅咒,一面在几乎是刀削般陡峭的山腰上拼命攀爬,衣服时而被铁丝网钩住,手脚时而被荆棘划破。就在这时,意军萨沃伊掷弹兵从巨岩背后、从石垒胸墙中、从岩洞里纷纷跳将出来,把致命的弹雨泻向正在奋力攀爬的英军士兵。在据守山上的意军看来,似乎山下没有一个人还能侥幸活命。然而,苏格兰兵还是像死神一样凶猛地往上冲,直至最后,出现了惊心动魄、令人难以置信的场面:已死的和垂死的身穿卡其服的金马伦兵层层相叠,越堆越高,接着就闪出了一群群拼死奋战的苏格兰高地兵:他们手持寒光闪闪的刺刀,凶神恶煞似地拼刺冲杀。他们突破了最后一道铁丝网障碍,跃入守军猛砍猛劈,见一个杀一个。
帆船峰属于他们的了。桑奇尔峰属于他们的了。他们以8名军官和280名士兵牺牲的代价,夺得了这些险恶的山峰。由于残存兵力太少,意军很快就重振旗鼓反攻,使英军无法守住阵地。
(未完代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