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入江河
法兰西系列
由埃菲尔铁塔想到全球化浪潮
金涛
(上)
到巴黎,想看的地方很多,但总不能不去看看埃菲尔铁塔。
记得第一次去巴黎,赶上了彤云密布的冬日,从下榻之处走向塞纳河畔,远远地便看见这座320.7米的铁塔像神话中的巨无霸,叉开双腿,屹立在塞纳河右岸空旷的战神广场。巴黎像世界上许多名城一样,到处都是历史尘封的老古董,弥漫着似水年华的幽远氛围,吸引人的多是浪漫的、诗意的怀古情调。但是埃菲尔铁塔却完完全全是另类的建筑怪物,从铜盘铁骨的材质,到傲视苍穹的造型,它都是充满活力、面向未来的象征。

湍流岬的大西洋海岸
花了45法郎,我乘电梯跃上铁塔之巅。塔分3层,离地面57米的第一层,有餐厅、商店和影剧院,还有一座陈列馆、专门介绍铁塔的设计者、法国著名建筑工程师居斯塔夫·埃菲尔(1832~1923)的生平和铁塔建筑的历史。离地面115米是第2层,有大众啤酒馆和“居斯塔夫·埃菲尔”接待厅,这里提供举办学术会议和讲座的场所。离地面276米的第3层,是游人观光平台,可以一览巴黎的秀美景色。不过,这里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天线塔之一,法国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设在铁塔之巅。我听说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有时误了电梯开启的时间,要不就在办公室里熬上一夜,要不就得花上几个小时走1710个台阶,才能回家休息。
站在铁塔之巅的观景台,不禁想起这座一百多岁的铁塔兴建之初引起的轩然大波。
1887年动工的埃菲尔铁塔,原是为1889年庆祝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而建的,设计师居斯塔夫·埃菲尔大胆地突破传统的建筑模式,采用钢架缕空结构,以1.8万个钢铁部件和100多万个铆钉,将重达9千吨的塔身安放在4座水泥塔墩上。它以工业革命和近代科技革命的成果打造了这座钢铁的巨人,同时也以铁塔巍峨的雄姿和傲视一切的气势,象征着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掀起的全球化浪潮势不可挡。

埃菲尔铁塔
但是,这座前卫风格的建筑物并没有获得人们赞扬,相反对它的指责和谩骂不绝于耳,许多知名人士、社会名流愤懑地认为这是一座不伦不类的怪物,破坏了巴黎传统的风格,强烈要求将它折掉……这场风波闹得沸沸扬扬,最后据说是它的无与伦比的高度,具有无线电通讯的实用价值,才避免了拆除,一本介绍巴黎的读物这样写道:埃菲尔铁塔建成时,“正是世界处于产业革命的年代,进步的年代和科技政府的年代。人们试图让每一种艺术适应人类生活发展的新方向,并且使所有的人类活动与迅速变化的时代所造成的新情感相适应。建筑物的面貌也在发生剧烈的变化,玻璃、钢、铁成了这座城市所有的建筑物之上,那些旧建筑代表着这座城市的过去,而埃菲尔铁塔则预示着未来以及人类将要去实现的新的征服。”
谈21世纪的全球化浪潮,为什么会扯到埃菲尔铁塔呢?这几年,每当发达国家的首脑(如八国集团)开会商讨全球化时,几乎都会引发数以万计甚至十几万民众的抗议示威,有时还导致流血冲突。由此可见,对来势汹汹的全球化浪潮,人们的看法大相径庭,执反对者不在少数。于是,我想起埃菲尔铁塔建成后的风风雨雨……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