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洛克希德有什么技术特点的话,那就是一旦获得某种先进技术,就吃透钻深,“融化到血液中,组合到基因上。”
英文“Lookheed”,lock是锁,锁定之意,heed是注意、关注之意,译成中文就是锁定注意点,说俗点,就是“死盯”。

P2V“海王星”(Neptune)
洛克希德在P-38上使用了梯形高速翼型,后来尽管喷气式飞机跨越了音障,主流翼型成为后掠翼型或三角翼型。然而老洛对熟悉的梯形翼始终情有独钟。F-80是它,F-104是它,T-33教练机是它,U-2用它,P-3C、S-3反潜机系列又是它,C-130这类螺旋桨飞机用它还可以解释,而F-22、F-35这两类21世纪的五代机也用它,只能说老洛把梯形翼的任何一种变形,所有的优缺点都吸收消化得干干净净了。
再说老洛在U-2飞机上涂了一种吸收雷达波的特种涂料。它当时还不成熟,苏联雷达仍能搜寻到U-2。老洛丝毫不言放弃,一而再,再而三地研究,从简单的雷达波吸收材料到复杂的雷达隐形机身和机翼。它一直不屈不挠,几乎达半个世纪之久。终于,它研发的F-117、F-22、F-35都具备了“隐身”功能,正是由于洛克希德把反雷达波作为长期战略课题,紧抓不放,积累了大量经验和独家专有技术,才能在F-22、F-35的残酷招标竞争中胜出。
在运输机研制方面,洛克希德公司也有很强的承传性。通过研制“星座”、“超星座”、C-130“大力士”等螺旋桨民机和军机,老洛基本上吃透了机身结构,机身-机翼关系(这是设计飞机的核心部分之一)、机翼结构、液压系统、起落架和飞行控制系统。这些为它研制更大更复杂的喷气式运输机奠定了基础。这种雄厚的基础,保证洛克希德研制C-141大型运输机的顺利和成功。
在C-141的基础上,洛克希德研发了美军最大的运输机C-5A“银河”。

图中所示为YF-12战略战斗机原型机60-6934。
C-5的研发背景是美国陆军自越南战争后期就开始装备M-60系列主战坦克。配备105毫米炮的M-60坦克重量达到56吨,超过了当时任何一型美军运输机的载荷,洛克希德自己的C-141运输机也无力空运坦克。针对这种需求,洛克希德果断参与投标,新机型可以一次运两辆M-60坦克,最大载荷达150吨。当时,波音已研发并大量投产了B-747,只需把747改成军用型,像当年KC-135改成民用B-707一样,就能有力地击败洛克希德。
然而波音这个大胖子,订单多得生产不过来,它简单提出将747货运型改成前机鼻开门,变成一款通道型大型运输机。该方案从技术讲没什么问题,然而竞标却失败了。因为老洛这个饥饿的瘦子早捉摸透了陆军对空运的基本要求:那就是前沿机场跑道又短又简陋,军用运输机必须符合这个苛刻条件。
洛克希德的C-130和C-141早已适应了前线机场条件,C-130可以在草地跑道起降,深受欢迎。而B-747SP的货运型则要求良好的长混凝土跑道。要是波音有足够的服务精神,放下架子,研制一款747SP的军用改型并不困难,然而波音自持它手中的民机单多款额大,颇有傲慢之色。到是老洛一脸谦恭,说怎么改就怎么改,说要什么条件就满足什么条件,终于把C-5订单拿下,C-5A当年价就是1.5亿美元(1980年价)换到今天在6~8亿美元之间。洛克希德一共生产了81架C-5A,赚得盆满钵满。如果不是太贵,军方还会多订一些C-5。
这时,老洛的机灵劲又上来了。它知道军方嫌C-5A太贵,便提出用48.5亿美元的固定价格(当时美国通货膨胀率高达两位数,几乎没有哪家大公司敢用固定价格签单),为军方生产50架C-5B,平均每架低于1亿美元。军方认为便宜,便同意了。于是50架C-5B的订单又被洛克希德拿到了手。
其实,C-5B用的就是C-5A的生产线和全部工夹量具、生产任务书、质量标准卡和制造标准。C-5B只是用料精打细算,发动机推力又稍大了一点儿而已。
C-5A“银河”是美军最大的运输机,也是洛克希德系列飞机的顶峰。银河即群星灿烂之河。C-5装4发GE的TP-39发动机,单台推力18.6吨,最大起飞重量379.6吨,载重150吨。后来M-60坦克换成了M-1坦克,全重57吨,C-5A依旧可以携带两辆坦克和全部炮弹配件。若是运兵,C-5A一次可运输全付武装士兵270人。它的巨大货舱可运6架AH-64阿帕齐直升机。C-5于1962年研制,1968年首飞,1973年全部交付,当时越战已近结束,几乎没派上用场。1990年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发动海湾战争,美军为阻止伊军挺进,用C-5A紧急空运坦克和装甲车辆,到沙特阿拉伯前线,C-5的设计理念被证明获得了成功。
遗憾的是:C-5同洛克希德的其它飞机一样,有一个不耐用的通病,除C-130和几款螺旋桨飞机外,老洛的喷气机似乎都不大“皮实”。1975年,C-5服役3~4年后,空军发现C-5的机翼后樑出现了裂缝。对于150吨的庞然大物来讲,机翼樑裂缝是致命的隐患。1978年美国空军决定为所有在服役的77架C-5A更换新机翼。新机翼采用强度更高、更耐腐蚀的新型铝合金,使用寿命增加到30000飞行小时,相当于服役20年。C-5A的机翼更换工作已于1987年全部完成。

F-117可以接近高度防卫的目标而不被发现
即便如此,在1998年的科索沃战争中,延寿的C-5A和C-5B投入了高强度的紧急空运,大量物资被C-5运到意大利阿维亚诺基地。C-5日夜不停地飞,它到底不比低速的C-130,终于经不起反复折腾,相当大一部分C-5被“飞残了”。如果要用波音的飞机,情况会好得多。
自从C-5的机翼后樑出现裂缝后,洛氏在军中形象颇受影响,后来C-17招标。麦道中标,老洛被淘汰,它只得渐渐谈出大型军用运输机行列,只能改型C-130J说事,被行家瞧不起。
自从C-5出麻烦后,洛氏的飞机似乎都染上了这毛病。F-117A只服役了20年就闹着退役。与之相比波音的B-52H几乎飞了半个世纪。洛克希德飞机不耐用的恶名算是留下来了。
然而,当外行看老洛污点起哄时,它反而偷着乐。因为,它早就摸到了新时代的脉搏,大力发展导弹、卫星、软件、网络战、通信、雷达、C3I等等。说通俗点,就是完成了结构调整,它现在比谁都强壮结实,它早不是单一的飞机生产商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