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王”是怎样炼成的

(2007-02-06 09:52:41)
分类: 中华风水
·文化激旋·
 
“女王”是怎样炼成的
 
孙 同

 

2007年初,英国电影《女王》热映于欧美各大电影颁奖典礼,“女王“的扮演者获奖无数,而且也很可能最后摘得奥斯卡奖的最佳女演员奖。在这里,我要谈的不是电影,而是电影让我在观赏中间对英国产生的一点兴趣 ——

 

“女王”是怎样炼成的

 

 电影从英国王妃戴安娜的车祸说起,让人们通过由此而产生的英国王室和英国首相同英国公众之间的你来我往,看到了白金汉宫和唐宁街的不为人知的另一个侧面,揭开了王室(也就是女王)生活的神秘面纱。

 

“女王”是怎样炼成的

 

 英国现任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一贯身着华贵庄严的高级套装,佩带基本上属于世界上最为昂贵的首饰,手提小包,面带微笑,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元首(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这种情况非常特别,在世界上也只有英国是这种情况,就连今天世界第一的美国,也没让什么国家的国旗上飘扬着自己的标志,我对英国的兴趣恰恰就来自于此。

 

“女王”是怎样炼成的

 

 应该说,中国近代的衰落就是从1840年伊立莎白二世的奶奶维多利亚(这个词在电脑的标准输入的联想里能打出来)发动的鸦片战争开始的,英国与中国的贸易最早始于茶叶、丝绸的贸易;但是这些商品是英国市场上的奢侈品,而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使得英国的工业革命的产品毫无用武之地。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商人开始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倾销鸦片。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极大程度上打击了英国政府的倾销政策,1840年初,维多利亚女王在议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呼吁“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向中国发动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日不落帝国”的船坚炮厉从此敲开了中国封闭多时的大门,古老的东方文明被迫开始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英国国力在维多利亚时代达到顶峰,当时的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骄傲的认为:北美和俄国是我们的玉米地,芝加哥和敖德萨(今乌克兰)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是我们的林场;澳大利亚和西亚有我们的牧羊地,阿根廷和北美有我们的牛群;……印度和中国给我们种茶叶……” (摘自 宋宜昌老师的《帝国是怎样炼成的》)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大的商贸殖民的背景下,大英帝国成就了天骄成吉思汗未曾成就的梦想,尽最大可能的抓住了历史机遇,征服了地球上最大版图的陆地和海洋,到今天,英语依然是这个星球上最被广泛使用的语言……

 

“女王”是怎样炼成的

 

 而在《女王》这部电影中,伊利莎白的端庄坚韧自然就来自于她的先人给她留下的这份光荣,而年轻时短暂的军旅生涯,也造就了她处变不惊的果敢坚决,我想这正是英国至今依然保持王室象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民众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象征去依靠,女王给了英国人在荣誉这个概念上一个实在而恰当的形象。

 当布莱尔告诉女王,因为戴安娜的问题,她的民众开始反对她的时候,她对自己行为的校正让我们清楚的感受到--决策者自身的素质和传统是一个国家或者民族兴衰的关键。女王由此,走进寻常百姓中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