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油名城浴火记(六)

(2007-01-19 14:17:27)
分类: 仗剑的人
仗剑的人
 
石油名城浴火记(六)

 

宋宜昌

 

经验和教训

远程战略轰炸,由于各种偶然因素很多,很难得到一次完美的结果。

在这次轰炸突袭中,出击的飞机近1/3,即52架没有返航。勉强飞回来的飞机很多负了伤,第二天仍可起飞的只有33架。据调查,美军有310人战死,130人被俘,约占出击人数(1620)的1/4。这个损失同摧毁普城炼油厂40%的生产能力相比,还是划算。

 

石油名城浴火记(六)

 

坠毁的B-24

 

普罗耶什提的部分炼油厂设施,直到1944年苏军占领该地时,也未能完全修复。

领航失误和失误后未能重新集结是这次空袭的明显教训。如果先导机组不发生航线错误,或者发生之后再重新集结轰炸,损失会少一些,成绩会更大些。在这次行动中,成功的因素也不少。斯马特提出的超低空轰炸方法显著地提高了命中率,战后的实地调查也证实了这点。

 

普罗耶什提和今天的波斯湾

在工业化的社会中,任何一国,任何国家集团或国家利益联盟,对石油供给和大油田地区都极端敏感。二战中,日本悍然对美国开战,入侵荷属东印度(即今印度尼西亚)群岛,德军长驱直入苏联南方攻占高加索的格罗茨尼油田和迈科普油田,企图越过斯大林格勒攻占巴库油田,都是受到石油和油田的直接影响。

 

石油名城浴火记(六)

 

普城在罗马尼亚的位置(制作/雨阳)

 

 伊拉克的萨达姆·侯赛因总统上台不久,发动了两伊战争,历时7年之久,西方和美国皆不插手,而他的军队一旦入侵科威特,威胁海湾石油诸国和沙特,美国和西方立即大打出手。

 世界各国的大油田、大炼油厂、大石油化工产业区、大储油设施、输油管网中的加压站、大油轮和液化天然气船,都是敌方战略轰炸目标的重中之重。

 扼住对方的工业咽喉,是战略家们优先选择的计划。

 美军在二战中先后轰炸普城23次。使该区的炼油能力只达到应有水平的1/5(完)

 

   ★                       ★                    ★    

 

  无论是普通的司机,还是军队将领和政府高层领导,都应该从普罗耶什提大轰炸中汲取历史教训,千万注意并且保卫好自己国家的石油安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