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中华风水 |
自从2004年秋天国家开始对房地产业宏观调控以后,敏感的企业家和经济界人士开始思考:什么是下一轮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到2005年底,这个问题越来越紧迫:土地实施“招、拍、挂”之后,拿地的成本越来越高。宏观调控的细则一一出台,房地产商、中介机构的利润减薄,成本增加。购房者面临高房价,被迫趋于理性和谨慎。楼市交易量在下滑。人们不得不反躬自问:除了房地产,还有什么产业能拉动国民经济?
服务业的领域十分宽广,其内容和业务还在不断增加。以大的方面讲:金融、电信、房产、旅游、物流会展、餐饮、咨询、法律服务、教育、医疗、卫生保健、广告、体育产业、搏彩、培训、出版印刷……
以小的角度看,动漫、影视制作、文艺演出、各种文化节、艺术品拍卖、展销画廊、健身、园艺、民俗庙会、音乐制作、舞蹈设计、考试产业、资质认证产业、各种软件编写、外语、教学、家政家务、养老育儿、家教、烹调和厨艺培训、写字楼行业、美容美发、按摩洗浴行业、歌厅、洗车、追讨债、公路间关于收费、摄像头监视系统、婚纱摄影、宠物医院、器材租赁、心理咨询和心理医生、整形、残疾人服务、残疾人就业培训、各类小工、家庭装修、翻译、礼品和手工艺品设计制作、速递送水,各种创作室、社会调查……
发展服务业(或者称为第三产业)前程远大,优点多多。
服务业占用劳动力多,种类多样,既丰富了当地文化,又提高了群众的综合素质,增添了地方品牌效应,培育出地方上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如:巴菲特、斯皮尔伯格、章子怡、姚明、赵本山等值多少钱,根本不能用钱来衡量。
服务业占地很少,投资不多,不污染环境、消耗能源和资源少,可以先作地区,再来扩展连锁、加盟,做好了就能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实际上,西方发达国家在货币升值,产业外移后的主要对策就是发展教育文化科技,研制设计高端产品,大力发展服务业,教育科技文化,说到底也是一类服务业。
再来看看中国的大都市如上海、北京、深圳,当它们的地价升高,引发制造业发展瓶颈时,几乎都是从服务业寻找并找到出路的。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还是需要的,但要因地制宜,不能污染环境。作为领导人和经济决策者,即使心中和口中有产业重点,有科技发展重点,也要极端重视服务业,特别是制造业服务系统和科技服务系统。它们是产业和科技发展的效能倍增器。
在这里,我想特别提及一下互联网和手机对服务业的巨大助力。
计算机—通信—互联网—手机等等(又称流动媒体),它们引发了自工业革命以来最伟大的一波生产力革命。它们的基础是半导体硅芯片。根据摩尔定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的性能成倍增加,价格一降再降,新产品新功能新用途层出不穷。
新的就业岗位、新的职业、新的经济发展,将依托新的工具不断产生。我们不仅要给它们以极大的关注,更要积极投身其中,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发展服务业,是一种广义的积极的发展观。抓好服务业,要组织力量,要想周边学习,要抓典型推广,要领导亲自动手,要适当投资,要看准机会,要相信依靠群众,启发大家智慧,要改革和调整法律法规税收管理制度。说到底,它是对民众和官员的一项智力和能力的考验和挑战。
服务业,简单些讲,就是以人为直接对象的综合性产业。
前景光明,时不我待,让我们积极行动,迎接服务业的大发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