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德国——德国城市世界文化遗产游25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旅游 |
2025年5 月7日。行程的第十一天。德国游的返程日。
美美地再吃上一顿吧。纳豆、芝士、培根……这种早餐在国内是没有多少机会可以吃到的。
乘车远观德国的原野,这一路走来,看到了大片这样绿色的、油菜花金黄的原野,不论什么颜色,都是整齐划一、平坦如毡,从这一点能够看出德国人的严谨、周密和认真。也颠覆了我之前对德国人呆板、机械、教条的印象。这是一个不乏浪漫、不少情调、不缺风情的民族。他们能够正视历史,勇于承担,这些人性中的闪光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大巴车很快就到达法兰克福场。想到十一天以前我们也是在这里下的飞机,不由发自内心地感叹恍然如梦。

从不否认发达国家的先进,但这一天确亲身感受老牌科技大国机器设备的落后。托运、办理登机手续都排了很长的队,等待了很长时间,反正时间还早,就当是边看风情边消磨时间吧。

没有想到的是在进入安检行李检查时遇到了问题。箱子已经托运,随身只有一个双肩包和一个小包。双肩包里是准备在飞机上用到的物品,颈帎、围巾、水杯、拖鞋、口罩、外衣,还有一个洗漱包;小包里就是一些重要的证件、两个手机及充电线、眼镜、纸巾等等。就是这些东西反反复复地过了三遍机,把包里所有的东西倒了个底朝天,分散到三个箱子中摆着,把洗漱包里的化妆品都一瓶一瓶地拿出来又放到安检提供的透明小塑料袋里。负责检查的是个胖胖的中年妇女,她一边查一边自己说着什么,又反复与电脑前的工作人员沟通。反正我也听不懂,也知道自己没有什么违禁的东西,就配合她翻来覆去地折腾。一遍一遍地过机。终于她用手从双肩包的夹层里摸到了一枚单独包装的牙线,拿了出来。可能是时间久了,这个东西又很薄,又有个锋利的尖,挂到双肩包的某个位置,几次都没倒出来。原来问题就出在这个尖上……总算是过了关。找到问题我终于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然后一个人把全部倒出来分在三个塑料箱子里的东西一点一点装了回来。
背着两个包沮丧地走出安检,看到导游在门口焦急地等着我。说明了一下情况,导游解释说:安检机都是多年的机器了,许多国内过一遍就能清楚看到的东西,这里就是看不出来……啊,是这样,我无语。
身上背着包,手上拿着手机和登机牌,走到登机口,找了一个空位放下包,从包里拿出水杯去打了温水,回来坐了下来。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喝了一口水。唉,总算是消停了,心里这样想着,习惯地摸了一下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不由心头一惊,低头举手一看,戒指托还在,但是上边的红宝石已经没了。
身上背着包,手上拿着手机和登机牌,走到登机口,找了一个空位放下包,从包里拿出水杯去打了温水,回来坐了下来。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喝了一口水。唉,总算是消停了,心里这样想着,习惯地摸了一下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不由心头一惊,低头举手一看,戒指托还在,但是上边的红宝石已经没了。

我的心当时骤然地抽搐了起来,前胸后背都开始冒汗,我极力回想是在哪个时候、哪个环节上它会掉下来,想到在排队等待过安检的时候,我还摸过它……确定一定是在反反复复检查东西的那个时候挂掉了,去找了导游,想回去找一下,但是我心里知道,这么小的一粒石头,很难找得到了……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这样丢首饰了。第一次是在大约十二三年之前的一个下午去超市,把在香港花5000元买给自己的钻石戒指上的钻石丢了。两次完全相同,只不过一个是钻石、一个是红宝石。丢失的这个红宝石不是价值,失去的是意义。这个红宝戒指是母亲当年送给我的。现在最珍贵的东西丢了,只剩下了个箍。如果说那个石头是内容,那个圈就是人生的各种限制吧。

丢物免灾。我把最贵重的红宝留在了德国,留在了法兰克福,就算此行为我挡灾了吧。母亲知道了也会宽慰我安心,她老人家在天之灵还会继续保佑我的。

飞机滑出跑道的那一刻,我已经释然了。人生都会失去一些、错过一些、与许多人与物失之交臂,那些不属于你的,总归会离你而去。但是最珍贵的其实还是自己,最怀念的也还是自己。只要经历了,体验了,只要自己健康、开心、高兴,就是幸福,没有什么可以与之比拟。

回来之后开始整理德国之行。这不仅仅是一个记录,还是又一次旅游。而且因为不着急,因为照片照得多,翻看照片的每一刻,结合网上找到更详细的介绍,那个场景、那时的感受就会重新把我带入之中,让我更加理性、更加全面地再一次体验那份美好。当然这也是一份送给未来的回忆,等走不动了,就回到网上重新出发。
全团十七位游客,以老年人居多,素质高,守时、自律,友善和睦。导游是一位台湾长大、性格温和、耐心细致、经验丰富的年轻人。一路上开心,兴奋,视野开阔,收获满满。
德国城市世界文化遗产游完美落幕。行程十二天。团费加自费项目及签证等费用等约两万元。虽然丢了宝石,但平安顺遂,收获满满,经历与体验,实属无价。
(德国城市世界文化遗产游记至此结束)
后一篇:大连亲子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