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和韩江的《素食者》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 |
《一间自己的屋子》,作者:伍尔夫,翻译:王还。这本书是我早期就知道的作品。对这位作者也是充满敬意。刚刚从图书馆借回来,就遇到到今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布——韩国70后女作家的《素食者》荣获殊荣。报着侥幸的心理去图书馆,没想到还真的找到了。都不是长篇巨著,所以在很短的时间就读完了。
弗吉尼亚·伍尔芙20世纪英国女作家。《一间自己的屋子》写于1929年,是她前一年在剑桥大学所作的“妇女与小说”讲演的总结。全篇以冷峻理性犀利的文字,痛斥了那个时代对社会女性的歧视和偏见。那个时代认为:最聪明的女性也比不上最愚笨的男人。”作品追寻了女性之所以被人鄙视的深刻原因,以及女性为实现自身价值的努力过程。用大量事实证明女性自身具有的才华、智慧和男人不可及的素质和能力。是一部激励女性自由成长的散文体作品。
作品一开头就谈到:“一个女人如果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斯文、从容、尊严,皆源自奢华、清净、有余裕的空间。”说女人要有钱,是指女人在经济上一定是要独立的,不要依仗男人生活。女人要有一间自己的屋子,就是要有自由的空间,可以自由地作自己想作的一切……不用看别人的脸色、不用听烦心的声音,不用考虑别人的感受……这一切对一个敏感的女人,一个有能力创作的女人来说真是太重要了!
节选:”人生都是艰难困苦的,人生是一个永久的挣扎奋斗,需要绝大的勇气和力量。我们既是多幻觉的动物,所以最需要的是对自己有自信。没有自信,我们就等于摇篮里的婴儿。”
历史学家垂维利安教授写的《英国史》里面关于“妇女的地位”解释:“打妻子是大家公认的男人的权利,而且不是上等人或下等人一律如此做而不以为耻。“同样,”假使女儿拒绝和父母所选定的男人结婚,就会被关起来,被鞭打,在屋子里被推得东跌西撞,而大众恬不为怪……“
在16世纪,有人会发现,一个女人有那样的头脑是显然的,绝对不可能的。1661年出身出生于高贵家庭,嫁的也高贵的温澈西夫人写诗。从他的诗中可以看出,她对女人的地位忿忿不平地发出不平之鸣:
我们是如何地堕落!
因错误的统治而堕落;
是教育成的而不是天生的傻子。
一切脑子的改善全不许获得,
只要变成无趣,受人支配,任人摆布;
苦是有一个能胜人一筹,
有较热切的幻想,强烈的野心,
那反对的党派仍然这样强硬,
使前进的希望永远不能胜过胆怯。
一个尝试写作的女人,
被人认为是这么狂妄的东西,
以致在没有美德能赎回这个过错。
他们说我们错认了性别和为人之道;
礼貌、时髦、跳舞、衣着、游玩,
才是我们应学的才艺;
看书,写作,思想,发问 ,
会遮蔽我们的美貌,靡废我们的时间,
而且阻挡我们青春时代的获得,
至于卑微的家务管理,
有人认为是我们最高的艺术和用途。
从十八世纪开始,女性靠翻译或是写作来增加她们的针线钱或是救济她们的家庭。十八世纪末,妇女思想显出极度的活跃——谈论,集合,写文章评论莎士比亚,翻译古典文学——这都起源于妇女能由写作赚钱这个实在的事实。女性从十八世纪末开始写小说,但是一直被社会诟病。那个时代的主流不认为女性的能力可以达到最高境界。而男人——不论是谁,也从来没有帮助过女人。
“你尽管可以锁上你的图书馆,可是你不能用门,用锁,用门闩把我的思想的自由锁上。
从以上的这些文字中,既可以看出作者对当时女性所处境遇的痛斥与不平,也显示了女性内在的力量。
伍尔夫的结论是:作家是不分性别的。“心一定要有自由,要有和平,一个轮子都不能摩擦,一个亮光都不能闪烁。穷人是没有智力上的自由的。但只有那种自由,才能产生伟大的作品。智力的自由全靠物质的环境,是要全靠智力的自由。而女人历来是穷的。并不仅是200年以来,而是有史以来就穷。女人比希腊奴隶的子孙的智力的自由还要少,所以女人就绝对没有一点机会写诗。这就是我所以这么注意钱和自己的一间屋子的理由”
在这本书的结尾,沃伍尔夫有一个结论,他对那些有能力写作的人说。我要请你们记住,你们的责任,一定要更高尚,更重心灵。要使你们记得,有多少事情要仰仗你们,你们能对将来发生多大的影响。……当我在我的脑子里搜寻的时候,我发现我对于作别人的伴侣,作与别人相等的人以及去影响这世界为了去达到更高的目的都没有什么高尚的感觉。我只很简单很平凡地说,成为自己比什么都要紧。——1929年的伍尔夫就有了这个意识,这表明作家的伟大与前瞻性。——不要梦想去影响别人。这就是我要说的,假如我知道怎样说得更高尚动听。只要就事物的本身想。
读了这些让我产生了很多联想。
现、当代文学史上,优秀的、成功女性作家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并不亚于男性作家。在对女性生存状态、社会地位、心理描写、对男权社会的反抗等等方面都十分出色。在百度上查了一下,至今已经有18位女性作家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我很遗憾只是对其中加拿大爱丽丝·门罗《逃离》、《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悠悠岁月》,和本次韩国的韩江《素食者》的作品认真拜读过。近代的女性作家我关注的比较多,如:张爱玲、三毛、丁玲、杨绛、宗璞、铁凝、迟子建、张抗抗、王安忆、残雪、池莉……这些作家的作品我认为也都很优秀,她们因性别之特点,有着对女性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她们用细腻的笔触、优美的语言对人性进入深入的剖析,写女性的生活、牺牲、奉献……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她们都有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和自己的房间。
《素食者》是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作为一个70后的女性,我敬佩她的文采与成就。而对于这部作品,网上的评论林林种种。最能打动我的是小说的第三个部分“树火”中姐姐和形象。这里对姐姐生存状况的描写更加接近日常生活常态的女性。日日带着一个撒不开手的孩子,强颜欢笑地经营着维持生活的生意,经常出入精神病院照顾一个不正常的妹妹,还有一个不仅经济、生活上靠不上还与妹妹有着不正常关系的丈夫……不忍面对,又不得不面对,生不得好生,死不能速死,每日身心倍受煎熬……这种女人在生活中比小说中前两个人物更具有典型意义。
而对照伍尔夫的《一间自己的屋子》我更加关注的是女性社会地位的高和意识的觉醒以及语言、文学方面的成就。韩江的《素食者》获奖再一次证明了女性在这个世界上不可被忽视的力量。
生为这个时代的女人,幸运之至。
前一篇:无芯百合
后一篇:毛姆与他的《月亮与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