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往事8——过去的事,身边的人

标签:
杂谈 |
分类: 记录 |
1973—1974年,我在三姨开封的家里生活了近两年,在这里过了两个春节,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为了寻找这份幸福。今天,我又来到这里过年。半个世纪过去了,人健在,今非昨,童年的记忆依然清晰……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50年过去了。那个当年每天早晨给我们做面汤的姨夫、那个曾在不正常年代遭遇不公,但依然砥砺前行的姨夫已经故去;那个每周都要提着一大包我们的脏衣服到实验室去洗,一生都在努力学习、进取的三姨也已经年迈。那个当年经常系着小围裙,指挥我们搬风窝煤,每当家里有活都冲锋在前的大表妹也已经年过半百;而当年那个在清水河里坐在轮胎上哇哇大喊救命,那个每当投到姨夫在家里给他做的小篮板里一个小篮球儿就大声嚷嚷着二分有笑(效),然后嘻嘻地笑着的小表弟如今也已经儿女双全。
岁月啊,塑造了我们。
表妹在恢复高考的那一年考上了护校。尽管当时姨夫和三姨都觉得她应该上更好的学校,但在她自己的坚持下,终于成了一名护士。并凭着自己的努力从一个护士成长为三甲医院的护士长,医院护理部主任、主管护理的医院副院长。姨夫一直以表妹为荣,他住院时看到表妹给全院的护士开会,讲话,觉得她的女儿是最了不起的。表妹退休后成了养老院的院长,并把体衰的姨夫也带进了养老院,边工作,边照顾,解决了全家人的后顾之忧。
大表弟是一个敦厚、老实、善良的工科生,一直在学校工作。他踏实、靠谱,技术能力强。什么事交给他都尽可放心,因此退休后学校继续留任。虽然报酬不多,付出与回报并不对等,但对他而言也是一份信任。
小表弟聪慧过人,上知天文、下通历史,人情世故、谙熟于心。是一个有自己主意和主见的人。他有自己的厂,虽然规模不大,但足以养家糊口,生活富足。他把两个孩子培养教育得很好。儿子是国家级游泳运动健将,现在正在读本科,准备出国继续深造。小女儿即将小学毕业,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业余爱好绘画、舞蹈、书法,多才多艺,作文写得让我这个文科生自叹不如。
三姨和姨夫是幸福的。三个孩子都在身边。每当他们身体出现问题的关键时刻,三个孩子都出现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起着不同的作用。表妹在医院干了一辈子,关键时刻都是她出面协调安排,制定治疗的方案,拍案定板。所以姨夫才能在95岁的时候。做了胆摘除手术,我想这大概在医学史上也是一个奇迹。如果没有表妹在医院给那些医生信心和承诺,没有哪一个医生和麻醉师敢给95岁的人做这么大的手术。
大表弟在每个关键的时候都会出来陪着姨夫和三姨。他用自己默默的努力尽着自己的责任。
小表弟和弟媳是两位老人晚年的依靠。他们一直和老人生活在一起,对他们的照顾尽心尽力,使他们衣食无忧,什么事儿都不用操心。
其实个人生活的幸福感与城市有一些关系,但关系不大。一个人的幸福关键是你的小环境,小范围,是你的家庭是不是幸福。是你身边的人对你的态度。亲情、温暖、呵护、照顾、天伦……这些因素与老人长寿是密切相关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那些曾经的努力与风光,看似不在,其实都有个人的回报。
最精明、最成功的投资大师荣格说过:一个人要想得到最好的生活,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这句话用中文表达就是“厚德载物”,每个人晚年的生活都是自己创造的。要想生活得幸福,就要用一生去努力,重要的不仅仅是积累财富,还要积德。
三姨和姨夫的幸福,是他们自己创造的。
祝三姨健康长寿!
前一篇:开封往事7——法国梧桐与西瓜酱
后一篇:开封往事9——那条路,那片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