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往事1——鸡蛋汤

标签:
杂谈 |
分类: 记录 |
1973—1974年间,我在三姨开封的家里生活了近两年,在这里过了两个春节,那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为了寻找这份幸福,今天我又来到这里过年。半个世纪过去了,人健在、今非昨,童年的记忆依然清晰……
开封的早餐是从鸡蛋汤开始的。这是现在的鸡蛋汤,名符其实。

而五十年前的这个汤也是这种原料,只是面多蛋少,所以那个时候多数人都叫它面汤。面汤是河南人的最爱,而那个面在老河南人的手里也能打出面筋条条。
我的姨夫是地道的河南人,他打出的面汤那是一绝。每天早晨他早早起身,先是在一个大海碗里把面和好,然后要用凉水没过面,放在灶台的边上醒着。那时家里用的还是风窝煤炉,每天晚上都是姨夫封炉,早上再打开,让火种一点点燃起,他就出去跑步——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早晨跑步已经成为他的习惯,风里、雨里,顺境、逆境,从未中断。一个人的毅力、执着、坚持,大概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或许是一个人的品行、操守也是决定了这种行为。性格决定命运,姨夫这之所以能活到98岁也应该是这个原因。姨夫出去跑多长时间,熟睡中的我们没有人知道。只是当我们醒来,一锅热气腾腾、稀稠适度,有着面的细穗,又飘着黄色蛋花的面汤,已经做好。这是我们一家7
口早餐不可少的一道风景。一家人围坐在小桌周边,每个人捧着个铁镀瓷的,喝着汤、就着菜、吃着馍,之后我和表妹去院外的十中上中学,其余的人都在厂区上班、上学、上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姨夫做的面汤,我们都做不出来。我和表妹尝试过,但是不管怎么做,出来的都是疙瘩汤。一个是我们性子急,面没有醒到时候,还有就是没有力气。和好的面用水泡,就是要把面中的淀粉反复洗出来放到汤里,让汤有一点粘稠,洗出来的面筋再充分地向着一个方向搅,才能拉出一条条面筋,这是要用力气才行。五十年前的姨夫有体力,更重要的是对我们有爱。在那个绝大多数人家都是喝纯面汤的时候,我们家的面汤里总是有蛋花,这也是那个时候三姨和姨夫尽力为我们提供的优越生活,让我们几个孩子的身体都是健硕的。
如今,开封人的早餐已经极其丰富了。盛产小麦的河南人把面食做到了极致。除了我们常见的各种杂面原料的馍、包子、面条、油条,还有鸡蛋灌饼、鸡蛋布袋(就是下边图片左边的上下图)还有鸡蛋圈(右上的图)……林林总总、五花八门,太多我叫不上名字的早餐花样。人们也都习惯于在各种早餐店买早餐,或是提着早餐去上班。
五十年前围在小饭桌前吃饭的人还都在,只是容颜已改。而那个给我们做面汤的人已经不在,但是面汤的味道还在,姨夫还在我的心里。现在的鸡蛋汤虽然多了很多鸡蛋,但感觉得还是当年姨夫做的面汤更好喝,因为那里洋溢的是浓浓的亲情,那是一种爱的味道。
前一篇:卓越人生——三姨的故事
后一篇:开封往事2——母校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