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比利斯的风与亚美尼亚的水-----高加索旅游纪实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旅游 |
2023年7月16日北京时间早晨五点, 格鲁吉亚时间凌晨一点,我们乘坐的中国南方航空公司的飞机降落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机场。在飞机上,向空少要了两次红酒,一是为了能多睡一会,另外也是想品尝一下盛名在外的红酒到底怎么样。
格鲁吉亚有几千年历史,地貌三分之二都是山区。盛产葡萄,有500个葡萄品种。这里主要产红酒,这里家家户户都酿葡萄酒。五千年前就开始用陶罐,酿出的葡萄酒味道不同。他们酿酒不是为了出口,而是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从不作广告。自己喝不了就拿出来卖,因此物美价廉。到底怎么样,其实我也不会品,只是觉得喝着挺柔顺。
在飞机上虽然睡的不是很踏实,但五个小时都是迷迷糊糊的状态。下了飞机的第一感觉就是好凉爽啊,地面温度23度,刮着非常强劲的风。搭在身上的披肩围巾要用手拽住,朔风行走都有很大阻力。领队说他带队多次也是第一次遇上这么大的风。证实了飞机晚点是因为这里刮大风的说法是真实的。
半个小时的车程到酒店。这是位于老城区一个非常漂亮的酒店,门前不远处有一条库拉河,对面是三一大教堂,在夜色里灯光绚丽。办完入住手续后,大家都跑到五楼上去拍照,但是很快就被管理人员请了下来。
回到房间洗潄后已经凌晨三点。躺到床上,空气凉爽舒适,厚重的窗帘将教堂的灯光遮挡得严严实实,四周静谧,除了风像得了狂躁症的人时常呜呜地叫以外,没有一丝噪音。可是我怎么都睡不着,这个时间实际上是中国的早晨七点,睡不着也是正常的。一夜听风到黎明。索性起床,穿好衣服,轻手轻脚的上到了五楼的平台。尽情地照了一圈,又被管理人员发现了。哈哈,美景我已经照完了。下楼去大教堂的附近转了一圈儿,又拍了好多漂亮的照片。回到房间才七点。整理、休息、早餐。今天要去另外一个国家——亚美尼亚。
9点出发。车程1:30分钟。在格鲁吉亚过关,人下车,排长队。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才完成。到亚美尼亚入境,要拿全部行李再排队检查。又排了一个多小时,12:15上车去看阿赫塔拉修道院。这是一个公元10世纪修建在悬崖峭壁上的修道院。主教堂是公元13世纪后建的。在这高高的峭壁上修建,为的是防范异族的入侵。这也是亚美尼亚许多修道院都修在深山绝壁的主要原因。
今天是周日,修道院里还有很多人在作礼拜。今天还是亚美尼亚的泼水节。院子里有些小孩拿着矿泉水瓶子做的水枪向伙伴们身上泼水,他们嘻笑打闹着,当一个人身上被喷上水,意味着洗清了身上的罪恶,是一件好事。还好,这些孩子还知道内外有别,我们都没有受到如此洗礼。
午餐是特色烤肉,很香。之后去看199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哈格帕特修道院。



从哈格帕特修道院出来去被称为“高加索明镜”的塞凡湖——路上有一段小插曲,让我看到了另类人生。一位很执着的团友坚持一定要去一个因山体塌方而看不成,又被列为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修道院。一路上山高水深,路遇塌方险情。结果证明导游路不通的说法是正确的。这一折返耽误了时间。旅游也要看缘分,好的景致都是不容易看到的。


到达塞凡湖时已近八点,急勿勿地爬上山顶,太阳已经被天边的阴云遮挡,没有看到行程中描述的“湖面如同天镜,倒映着天上的白云与地上的雪峰”景色。只看到一点点蓝天彩霞。山顶的黑色修道院没有了光的照耀显得更加阴暗。
塞凡湖是整个高加索地区最大的高山湖泊。距离首都埃里温60公里,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湖名是因湖西北角小岛上有座4世纪用黑色材料修建的教堂而得,又称戈克恰伊湖,系突厥语名称,意为蓝水。还真是名符其实,远远望去,在晚霞的映照下,微波荡漾的水面是蔚蓝色,鳞片般散发着柔和的光。
进入教堂室内的门口排着许多人,问了一下导游说是点蜡烛作礼拜的。我转身抢着拍了湖面和教堂,顶着冷风按照规定时间回到集合地点。出国旅游能看自然风光的景点很少,因此很期待。没有想到又是一次遗憾。如果同行旅友不是坚持一定要去看已经知道路程因塌方到不了的景点、如果司机没有走错路,就可以提前两个小时到达,就可以看到描述的景色。但是,凡事没有如果,也不要纠结已经无法挽回的损失,只要大步地往前走,总有更好的景色在等待着你。人生也是如此。
晚餐是烤塞凡湖鳟鱼,我知道高山湖泊中的鱼都很珍惜,鱼肉很细,鱼刺很小,但是除了咸味也没吃出什么特殊。晚餐结束回酒店已经是夜里11:00点了。出来玩也是辛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