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2014-11-30 16:15:20)
标签:
自杀时评 |
分类: 所谓人生 |
看到那个在微博上直播燃炭自杀的男生有感而发的一篇文章。
刚才微博上几个警察机关的蓝V状况纷纷表示,燃炭者的确自杀了、已经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戳进评论看了一眼,发现大部分人的态度都是“他都不珍爱自己的生命、凭什么我们要珍爱他的生命?”“抢救过来就该被送到精神科!”“那个被挂的妹子才可怜呢好吗!”以及“自杀就自杀,还发那么多条微博,凭什么给别人添麻烦?”
看得我先是一愣,随机又有点无奈好笑……我不晓得说这些话的人有多少发自内心,但从观感上来说,很像是一个做错事的幼儿园小朋友,背着手嘟着嘴逞强说:“不,我就是没错!”
这事呢,没有什么错不错,也没必要怪谁。而且平心而论,那个自杀者把网恋一周就分手的女生挂出来还威胁自杀,这种做法本身让人很难以接受……但我想说,如果有可能的话,以后碰到这种事,即使做不到安慰,也请尽量无视吧。
在我看来,让一个人因为“自杀”火上一把,总比对自杀者冷嘲热讽一番、然后在对方真的出事后自我安慰一样的不断辩解要强很多,对不对?
说到这里想起曾经发生过的一件事。不知道真假。
据说天涯论坛曾经有个人发帖直播自杀,网友纷纷表示“真的想自杀的人不可能来发帖”,还有人讥讽说“我已经到你楼下来你有本事就去死啊!”然后那个人就真的自杀,而且死掉了。
如果上述事件是真实的,那么说明,的确有人会进行表演式的自杀。
这种表演式的自杀,有可能是自杀者下意识地在向外界寻求救赎和帮助,有可能是自杀者心里扭曲、对“伤害自己的外界”进行无意识的报复,当然,也有可能是哗众取宠……
但无论如何,看到自杀预告、特别是一条以上的、持续性的自杀预告就咬定对方是“哗众取宠”,这种思维定式并不可取。
要知道,一个人是没法完全理解另一个人的想法和立场的。
“自以为是”。说实话,这是我感觉现在很多人身上都有(包括我自己)的一个很明显的问题:
认为自己冷静聪明情商高,认为自己可以治愈别人、远程为别人解决问题,认为自己通透人性、可以一样看清别人的真实目的……但很多时候,这些都只是我们自己在认为而已。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自以为是”,一方面是因为心理知识的科普,大家多多少少看过一些相关的视频、图文和书籍,略知毛皮却以为自己已经成为了专家;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鸡汤文化”的泛滥,很多人心里遇到麻烦事到网上求助,就会接受到一些非理性纯感性的洗礼,久而久之,鸡汤那些并不科学的话就成了约定俗成的定律;
最后一方面,则是跟目前网络文学的人物脸谱化有关,大家现在接触的很多小说都是网络小说,而网络小说写手的平均年龄较低、其自身的人生阅历和情商都非常有限,写手呈现出的人性和社会是有局限性的,因为,读者对人性和社会的认知也被框住……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八卦帖比小说还要精彩,生活里总会出现笔墨难以形容的极品:
比如给外孙女吞针的外婆、杀掉儿媳的婆婆、逼死同妻的同性恋、和网恋一星期分手就要自杀的小男生。
我们不是神,也不是心理学专家,不是阅遍人生的耄耋老人……在结果出现之前,我们谁都不能揣测结局,不能完全理解别人的问题和立场,也就没有资格对别人宣判、下定论,更没有资格顺着自己的定论对别人施以“裁决”和“惩罚”……
当然,相对的,别人也没有资格审判我们。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时候可以对别人的恶言恶语充耳不闻。
如果下次在遇到这种直播自杀的情况,就算看起来很难理解、像是自我炒作,最好还是安慰对方吧。
就算做不到,也请忽略、无视他。
也许10个自杀的人里面有1个是真的想自杀在求安慰的人……如果能够拯救这一个人,让剩下的九个卑鄙小人借此红一把,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不是吗?
至于今天这个自杀的主角,心理脆弱得超乎想象、威胁前女友的方式也很不入流,但我还是诚心诚意地希望他可以脱离危险、认识到自己做了多么愚蠢又过分的事情、接受适当的心理治疗、亲自把微博上乱七八糟的内容删掉。
最后,让我们来说点更加实际的:如果被别人以自杀威胁了,应该怎么办?
立刻通知能够对其生命负责的人,比如其单位领导、父母及其他家属,情况严重时,记得报警。
如果有条件,对两个人的对话进行录音、如果是书面内容(比如遗书、帖子、微博等)记得保留原稿和截图。
在对方身边出现其他可以控制其行为、阻止其自杀的第三方时,尽量不要刺激对方。就拿今天这个燃炭自杀的人来说,女生把他拉黑其实是冲动了,这个很可能成为自杀者家属纠缠不休的借口……
在这里,也提醒广大谈恋爱(无论是网恋还是别的什么)的同学,谈恋爱之初,请务必问清对方的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和父母的联系方式(可以先把号码要来存好,不打就是了),免得真的出事了却找不到人能够出面解决问题。
以上。希望大家都珍爱生命,无论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同时,能够远离极品、不被极品纠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