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会当“小三”吗?

(2013-09-28 22:13:05)
标签:

随笔

杂谈

分类: 所谓人生
我母亲是个谨遵妇道的女人——虽然“妇道”这个词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少听到——她会因为丈夫的反对放弃大好的工作机会、为了培养女儿换一份规律的工作、除了丈夫的交际圈几乎没有自己的朋友。
然后,我的父母因为我父亲出轨离婚了。
离婚之后,母亲终于多了点同龄的女性朋友。这个年岁的女子,大抵都有自己的不幸,离异的很多,其中的大多数都选择了再婚或者再恋爱,且婚恋对象——是已经有了家世的男人。

第一次知道母亲跟做“小三”的女人是朋友时,我是有些吃惊的——我实在很难想象,一个因为小三而失去丈夫和美满家庭的女人是如何看待插足的第三者的。
可母亲的态度很平和,对我说:“她们也有自己的难处。”
是的,四五十岁还去插足别人家庭的女人,自然有着自己的难处。
她们有的没有房子,为了年老时有所依托,急着找个男人停靠;
她们大多有孩子,孩子念大学找工作攒嫁妆娶媳妇哪个都需要花销,她们需要有人跟自己一起负担;
她们基本上都没了什么要求,结婚不结婚的无所谓,这把年纪了也不想找什么真爱——
钱,我需要钱,请给我钱。

如果说年轻女子插足别人的婚姻、跟别人抢丈夫还有“真爱”这块遮羞布的话,中年女子这样做大抵算是真的寡廉鲜耻,与其说这是一种感情行为,倒不如说是场权钱交易。
这些生活困顿的女人,为了自己和子女能更好的活着,交易了她们最后拥有的一点东西,比如身体、比如尊严、比如原则。
没有了尊严和原则的女人,她们脸上的笑容也许非常张扬,她们身上的衣着也许非常得体,可她们眼角眉心的皱纹里藏着负罪,她们已经不复柔嫩的手心里写着卑微——做“小三”的中年女人,是可怜可恨又可悲的。

我曾经不止一次问我母亲:“既然她们是因为小三离了婚,又怎么会再去当别人的小三?没有人比她们更清楚第三者的可恶了啊。”
母亲却说:“没办法啊,她们需要钱……再说了,没听她们说嘛,她们也不要男的离婚,就跟别人似的,只是想找个伴而已。”
我起初不解,后来却释然。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被关进监狱是件很不好的事,在监狱里越关越坏。”
越关越坏是因为监狱中的犯人在那里见到了更坏的人和更无道德的行为准则,当犯人意识到这种行为方式可以让自己变得更有破坏力,就会进行模仿。
由于第三者而离婚的女人同样。当她们看到小三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抢夺自己的丈夫和家产的时候;当她们在离婚后生活困顿,却竭尽全力想要维持子女生活质量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模仿小三的行为,将插足他人婚姻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传递下去……

我曾经极其厌恶第三者。
这种厌恶源于我极强的原则性和有些刻板的是非观,再加上我的切身经历,让我一度对做第三者的女人深恶痛绝。
可后来,我的一个朋友做了小三。再后来,我见到了快五十岁还在插足别人家庭的女人。
怎么说呢,他们看起来不像坏人。
我的朋友是我18岁夏天学画画时认识的,农村来这边学画画走艺术的准高考生,质朴,有点呆呆的,听我天马行空的海侃时眼睛闪闪发光,在她眼里能看到小说中那种“对城市的渴望”。
前不久我们见面,她有份还算体面的工作,说是自己男朋友给找的,我问她什么时候跟对方结婚,她说:“我们没法结婚,他有老婆的。”
我非常震惊地瞪着她,她有点尴尬,妆容精致的脸上流露出17岁时才有的质朴和无措,半晌挤出来一句:“他人很好,有个很可爱的儿子……帮我找的工作,还给我买了房子……”
我抿紧嘴唇,换了话题。
母亲的朋友也是前不久见到的。很消瘦的女人,看起来有些刻薄,嗓门如意料中的大。她应付似的称赞了我一句,就喋喋不休地跟母亲讨论起自己和男朋友的“约会”,甚至略有些得意地说:“他老婆拿我一点办法都没有!”可她一直不安地用眼睛瞟我,眼神中的不安,总让我觉得她还像很多少女那样,只是一只容易受惊的兔子,只要我流露鄙夷,就会立刻落荒而逃。

我母亲不会做第三者。我也不会做第三者。
我还是不喜欢做第三者的人。
可我没办法再说我极度厌恶,没办法再轻易从口头或者行动上对她们赶尽杀绝。
我很困惑。

这种困惑已经困扰我一段时间了。
我不是个聪明人,有点耿有点倔,总觉得万事万物要分个是非善恶有个章法,只有这样,我才知道该如何面对它们。
结果今天看了部非常不错的国产恐怖片叫《女蛹》,一边看得毛骨悚然一边就解开了心理的结。
电影里的安妮遭遇渣男为爱痴狂,为此不惜杀人……虽然情有可原,但过于偏激不符合道德,大部分人绝不会这样做——这,就是所谓的恶。
而倘若有个女人跟她处于相同的立场,却能走出情伤笑着祝福前男友幸福——这一点大部分人也做不到,却是最好最积极的举措——这,就是所谓的善。
而假如安妮能够像大部分失恋遭遇渣男的女人一样,消沉一段时间,小小的报复一下前男友继续向前看——即使会有小小的不道德,即使过程中会有人伤心,却无伤大雅——这,就是所谓的普通人。
也就是说,真正善良的人很少,因为善良是种高端的道德标杆,它要求人们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放弃自然的负面情绪以追求到的。
真正邪恶的人也很少,因为邪恶需要技术含量和人格丧失,它同样要求人们不停做错误的事情,放弃自然的积极情绪,不断沉沦。
而大部分人,都是非善非恶、冷暖自知的普通人。普通人可能会犯错误,但不会永远在犯错误;可能会压制自己的欲望和负罪感,在与自己抗争的过程中体会成败——也正因此,我们不断的检视自己、完善自己,同时,宽容一点对待别人。

就拿做小三这件事来说。
倘若你年过四十遭遇婚姻失败,生活困顿走投无路,你会不会成为插足别人家庭的“小三”?
当你遭受到婚姻不幸的折磨,你会不会再让其他女人体会到跟你同样的不幸?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你大概很善良,真希望能跟你做朋友^^
扩大一点说。
假如有一天你遭受了某种不幸,你会选择让更多人体会到同样的不幸,还是想办法阻止同样的不幸再发生,亦或是默默消化这种不幸,任由它变成记忆河流中被冲走的一粒沙?
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非善恶,这样也能分辨。

嗯,该收尾了。
那最后,就用我小学还是初中就已经学过的,却是现在刚刚开始读懂的诗来结尾吧: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相信吧 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回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未完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