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二流的大学,还心甘情愿过着二流生活,不如去卖煎饼月入三万

标签:
大学大学生校园时评教育 |
分类: 呓★锐评 |
近几天,刚好在和大学同学讨论要不要国庆假期回学校聚聚。离校多年,远隔千里,难得回去一次。每次回去,物是人非,而母校的变化也是非常之大。唯一没变的,就是留在你心中的那抹怀念。
无意间看到一篇关于大学生是否一定要爱自己的母校的文章。让我想起了几个月前,淄博一高中毕业生离校时向母校深情鞠躬。当时《人民日报》还有评论称:鞠躬,是告别,也是自我期许,期许母校日后以己为荣。有母校“加持”的毕业生会更有力量,懂得感恩的学子一定走得更远。
对于这个话题,网上争议的声音很多。为什么爱母校?母校给了我们什么?对于大学的各种牢骚和不满,社交平台上有很多。有人说:大学生和母校只是一场交易,四年激情过后,当大学提着裤子从我身上迈过,我才明白,不是我上了大学,而是大学上了我!
想爱母校,但是爱不起。如今一些高校也确实让学生失望:学费越来越高,老师越来越不负责,就业率越来越低,教育功利性越来越重……感情是产生于细节的,如此细节,怎能让学生对母校产生感情?
我们爱一个人,对一个人产生感情,那一定是这个人有值得你爱的地方,母校亦然。
说到爱,就要说到选择。选择什么学校,这是由你自己说了算的,你想上清华北大,那你为什么没有考上清华北大呢?教育是不公平的,高考是不公平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是最为公平的。你和考上清华北大的人差在哪里?外在因素是一方面,内在因素呢?关键是看你自己是否制定了符合自身现实的目标。
即便是你进了一所二流大学,但是你不应该过二流的生活。那些口口声声说被大学上了的人,为什么不对自己狠一点,让自己像个男子汉一样,担负起该有的担当,去做些出其不意的事情。
我很瞧不起那些进入大学还吊儿郎当的人,与其在大学里边混日子,还不如趁早出去卖煎饼,卖煎饼都能月入三万。
大学是一个锻炼自我约束能力的地方。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至今,我都感激我能考上大学,我感激我的母校给了我四年的时间证明自己。我虽然比不上官二代,富二代,但是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自己需要争取什么,需要向哪条路靠齐。我要做的就是把握好自己的方向,按照自己定好的目标去努力。
我毕业了,也许母校并不记得我这个千分之一的毕业生,但是我心里装着母校,这就够了。
母校是什么?母校就是在可以在心里骂一千遍一万遍,却不允许别人说一句坏话的地方。每个人对学校的认知不一样,所以,对学校的感情也不一样。爱不爱母校,和爱不爱一个人差不多,你不能强求。
学校能做的就是让爱着的人依旧爱着,让不爱的人慢慢爱上。
□ 头条号签约作者,评论员、青年作者
□ 微信公众账号【夏了谁的夏天】和你一起谈情,说爱
□ 约稿、用稿,商务合作等请联系QQ:59452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