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乐臣
张乐臣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737,120
  • 关注人气:22,92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寒门子弟上名校有什么用,农村考生难上名校的缘由

(2017-03-31 21:06:35)
标签:

寒门子弟

高考

农村考生

时评

教育

分类: 呓★锐评

寒门子弟上名校有什么用,农村考生难上名校的缘由

□ 文/张乐臣微博

本篇文章主要是想探讨一个问题,努力考上名校有何用?考上名校该怎么让自己有出路?

近期,清华、北大等全国重点高校陆续公布2017年自主招生简章,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说,今年依旧会提高农村生源比例、扩大中西部招生比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这几年,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招生工作一直备受关注,大多数寒门子弟也有更多的机会考入名校2016年,清华大学通过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录取348名考生,占总招生规模的10.2%

更多的寒门子弟有了踏进名校的机会,也圆了大多数家庭和学校的梦。针对寒门子弟上名校难的问题,年年被提及,年年都有各种措施来补救,但是能实现这个梦的学生毕竟是少数。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表明,中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起不断滑落。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清华2010级农村生源仅占17%。寒门子弟难考名校归根结底是制度和社会多元化发展所造就的。他们的人生逆袭,并非制度扶持那么简单,其中的因由在于方方面面。

在农村,或者偏远城市,有一个普遍现象是:乡镇的教师想往县城去,县城的教师想着市里的大舞台,市里的教师又惦记着省城或者大城市的丰厚待遇。因为乡镇、县城教师的待遇差,学生成绩普遍比城里的差一些,大家都想自己能有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师资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这也是农村或者小城市的学生为何不如大城市的学生成绩好的本质所在。

教育资源农村城市差距大,但只是其中一方面。另一方面,还和学生的家庭环境、父母教育背景、学生所经历的事物等有着莫大的关系。大城市的父母大都是高学历的群体,收入不菲,他们对教育的认知度更高,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买名校的学区房。城市有优质的教育环境,家长有这份追求高教育质量的心。城里的孩子有大把的精力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等,也愿意花大把的钱来为孩子付出,各种补习班,各种兴趣爱好班,让孩子多学东西。而且,父母也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郊游、出省出国旅游等让孩子长见识。

这不是说农村的父母没有这份心没有这个钱,但是大多数父母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也许有心有钱,但是没有精力。他们大都常年在外打工,很难有精力去做这些事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因为种种原因对于孩子的教育起不到太大的作用。“留守儿童”不也正是因为这种现象应运而生的么。

名校为寒门子弟带来什么说白了只是一个光环而已。我在之前的文章《大学名校光环有多重要》也有阐述。

农村学生,或者偏远地区的学生为了考入名校,除了学习,基本上其他的娱乐项目也没有了,体育课、音乐课、绘画课多数是改成了语数外自习或者其他科目的补习,外出旅游或者学习些基本的书本以外的东西少之又少。

长期习惯了这种模式,进入大学,由圈养变成了散养,会有很多不适应。另外,你会发现你除了努力拼命学习之外,别人所谈论的东西,或者所接触的东西,你大都不了解,无法进入他们的交际圈,也只能在外围听听。

有时候,你会发现,你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复习功课,结果考试只得了良,而他们不费吹之力就轻松得了优,你的心里会有很大的落差。

清华大学一位老师的调研指出,你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你能接触到资源的多少,决定了你的学习环境,决定了你上的小学、初中、高中,也决定了你的眼界和见识。你能来到清华,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更是因为你有了上述这些东西。

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我们的出生决定了我们的人生。那么,既然我们的人生无法改变,既然我们有了能改变后代的机会,就应该让自己的孩子有所改变,不再重蹈覆辙。寒门学子要成才,就需要尽早的自我觉醒,更需要一颗开放的心态,接受现实的勇气和改变自己的决心。


□ 微信公众账号【夏了谁的夏天和你一起谈情说爱

□ 今日头条媒体账号【校园那点事儿

□ 约稿、用稿,商务合作等请联系QQ:5945261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