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张乐臣(微博)
据《深圳商报》报道,日前,里阳已将美国“庞氏骗局”CEO迈克尔·奥肖内西推上被告席。原因是其侵犯里阳的美国、中国发明专利,伤害里阳在美国的声誉及利益。前几天,深圳市知识产权局召开的 “十七楼圆桌会议”,专题研讨中小企业海外维权问题。面对“赢了官司亏了钱”的可能结果,誓将官司打到底的深圳市里阳电子有限公司(Liown),堪称中国中小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维权的典型。
原本,中国中小企业进军海外市场就有诸多的不利因素,一些企业会成为某些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对象。里阳作为中国大型的电子蜡烛和LED照明产品开发制造商之一虽没遇到类似的问题,但却遭遇了比反倾销更为严重的事件。据媒体报道,迈克尔·奥肖内西利用其掌控的Candella/Luminara公司,以合作为名,在骗取里阳“电子蜡烛”发明专利后,将其委托给广东同方照明有限公司生产,牟取暴利,诬告里阳试图窃取其知识产权。中国企业在遭遇这些问题时,海外维权步履维艰。拿里阳跨国诉讼为例,按照美国的法律,从递交诉状到最后审结,最少得有两年的时间。要在被告国家申请起诉,高昂的申诉费用以及漫长的调查过程让中小企业承担不起,所以遇到不公正待遇,一些中小企业往往不愿招惹国际官司,选择息事宁人,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中国多数企业在国外都曾遭遇过知识产权被侵犯问题。数据显示,深圳市投资推广署对18家深企调研发现,比亚迪、腾讯、迅雷等10家企业,均反映深受“知识产权蟑螂”困扰。早在2007年,中央领导在上海明确提出希望中国的企业不要怕打国际贸易官司,要充分利用外向度高、律师多、信息多等优势资源来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资料显示,2009年6月,盐城捷康打赢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知识产权诉讼案;2013年12月,中兴通讯打赢ITC知识产权诉讼案,原告另一项专利无效。
在遭遇国际纠纷时,中国企业主动寻求跨国诉讼并赢得官司并不在少数,这也告诉我们,企业只要积极应对,寻找相关证据,也能在国外赢得尊重。面对海外维权,第一,中小企业应该积极联系相关行业协会,通过他们的专业知识来为自己获取最有利的信息;第二,联合行业内的其他同行形成联盟,共同对抗国外不良企业,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第三,企业要积极寻求政府和相关组织的帮助,通过他们的支持,增加企业海外维权的信心与成功砝码。此外,企业自身也要克服信心障碍,不能怀着国外的法律法规优先保护当地人的心态,因为胆怯而放弃申诉的最佳时机,明明是有理的一方,一味的选择忍气吞声,这对企业的发展不利,对企业自身也是一种伤害,倘若让国外不良企业反咬一口,得不偿失。
中国当代作家王小波曾说,我猛省到自己也属于古往今来最大的一个弱势群体,就是沉默的大多数。面对不公和侵权,沉默还是亮剑?老话说“有理走遍天下”,只要是遇到不公正的待遇,就要敢于亮剑,企业在这方面耗费一些精力和财力也是值得的。跨国诉讼是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有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但是这道坎儿如果迈不过去,会有更多的中小企业在国外遭遇类似的问题。
□ 欢迎关注我的微博:@张乐臣
□ 浏览更多文章,请点击此处
□
QQ:594526109
□ 约稿、用稿请发微博私信,或者小纸条,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