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日葵背后的故事——记辛勤的园林师傅
每年10、11月份,在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热闹的葵园里,都会有一大片的向日葵在深秋里尽情绽放,金灿灿的向日葵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至。美丽的背后总有艰辛的奋斗,在这块充满欢声笑语的土地上,有着一群园林工作者,他们一直默默地奉献着,辛勤地耕作着。

七八月份正是一年气温最高之时,温度常常达到37~38摄氏度,大多数人都呆在屋里吹空调,不想出门。炎炎烈日下,园林工人们带着草帽,卷起裤脚,开始耕地、施基肥,汗水浸湿了他们的衣服,但他们依然坚持工作。向日葵是2008年开始播种,一是为庆祝建校55周年而营造的田园式校园,二是给广大师生的生活增添几分情趣,让大家更好地“从容生活,做大学问”。
如果持续高温,又正值向日葵成长阶段,就需要每天给向日葵浇水。浇水也有技巧,得根据向日葵的生长需求适时地浇水喷灌。园林建安部养护部经理陈虎根如是说。正常情况下,向日葵需要每天浇两次水,一次是早上10点之前,一次是下午3点以后。这两个时段浇水,既能帮助向日葵补充水分,还不会因为温度太高烫伤向日葵,缺水而死。负责向日葵浇水的有3位师傅,他们基本没有双休,每天都要加班加点完成浇水任务。他们还需要时不时地去照看向日葵,观察它们的生长状况。雨天也会对向日葵播种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连绵的细雨,导致黄土很湿,播种下去的种子因为太潮湿会腐烂。

除了天气因素,病虫害是他们需要面对的一个严重问题。土层表面的害虫容易被肉眼察觉,很快就能被清除,可是躲在土里的害虫就很难应付。如果种子刚播种到土里,土里就有害虫,刚刚发芽的向日葵幼芽就会被咬断。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养护部的人每天一大早就要从朝晖赶到屏峰,一起寻找原因。

据园林工人回忆,有一年杭州出现“秋老虎”天气,向日葵的播种时间推延到了八月下旬。反季向日葵播种下去,一般4天左右就会发芽。而一周过去后,依然有一部分向日葵没有发芽,园林工人们挖开播种的地方发现,有些种子已经发芽,但是茎被咬断。之后,他们查找原因,然后开始施药,进行补救,同时还把在另一片地方育好的苗移植稻葵园里。因为高温和病虫害的缘故,他们在栽培时间和技术上稍作调整,使得今年的向日葵株型较往年要低矮些,高度错落有致,行株之间也留足了空间。

由于浙江工业大学种植的向日葵是反季节的,因此对技术方面的要求就比较高。每年8月初,他们就要开始播种。播种前的一个月,他们要准备好所有播种所需的工具、材料以及进行如何播种方面的培训与讨论。

一般来说,土地的复种时间最好是三年。三年之后,土壤的结构就会变化,再加上向日葵的根菌会残留在土壤中,土壤的肥力会逐渐下降。想在葵园上继续种植优质向日葵,就需要提高技术水平。据园林师傅透露,在11月份底会播种油菜花,等到明年清明,那时候工大的校园又会是一场美景。

园林师傅们承担着整个学校的美化职责,除了负责向日葵的种植,他们还有许多日常养护等纷繁的工作。譬如,台风来袭时,为了保护校园的树木安全,一有树木被刮倒,他们就会及时清理,对于那些未成形的小树,他们会用架子把它们固定好,消除安全隐患。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园艺者,需要有创新思维和审美意识,工大向日葵的诞生就是一个创新,一次审美意识的提升。而园林养护团队全体员工齐心协力,提高服务质量,为大家创造了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

园林工作者,用智慧与汗水,在深秋,为大家呈现了一片金色的海洋,他们用辛勤与奉献,为我们的校园带来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吃水不忘挖井人,赏葵更应赞园丁!
□ 欢迎关注我的微博:@张乐臣
□ 浏览更多文章,请点击此处
□
约稿、用稿请联系博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