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毕业生北上广逃离北上广大学生雪山无尘杂谈 |
分类: 呓★锐评 |
“北上广”,坐享中央政府在政治、财政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成为中国自由市场经济的亮点城市,相比为官僚、人情与僵化体制束缚的大多数二线城市,“北上广”是梦工场,是年轻一代中国梦的承载。
然,逃离北上广,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即逃离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是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在白领中兴起的思潮:要不要逃离北上广,到二三线城市去安放青春,这是两种价值,选择哪种是性格和每个人具体情况所决定的。
从2009年开始,“逃离北上广”的风潮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媒体们、一些名人们热衷于从在“北上广”谋生计的艰难去诠释这种逃离,似乎那些中小城市就是桃源胜地,口气里也暗含鼓励。然而,在中国各种资源分布都极不平衡的现实下,我们似乎也可以预料到逃离北上广之后的结果:“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逃离,主要有以下几大理由:
买不起房子。房价飞速飙升的北上广已让很多年轻人在现实中沦为蚁族,求得一个蜗居的想法都相当奢侈。俗话说安居乐业,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也将衣食住行定在金字塔底,然而在这里,繁华背后却是坐不宁、寝不安。无法获得最基本的安全感,还是走吧!
找不到工作。全国人民都看上了一线城市的发展机会和前途,却忘了涌进城市的人数和能得到工作的几率成反比。本来竞争就很激烈的北京、上海、广州又被金融危机影响。就业机会越来越少,不安定感喝危机感越来越强,这时选择离开,也许是一个新的转机。
制度不公正。狗日的户口,要命的户籍,一个1950年代旨在限制公民迁徙自由的荒谬法规迄今仍压抑着中国社会的活力。不说什么违宪之类的专家之言,这个荒谬的制度令公共服务分配更加不公,孩子入学、老人养老……纳税就一样交,享受公共服务就没门!
幸福性价比太低。的确,在北上广只要有钱有时间,应接不暇的休闲活动足可以打发多余时光。但尴尬的现实却是薪水挣得很辛苦,加班加到连轴转。偶尔休息一天睡到下午,再看看工资卡的亏空,就只有宅在家里的勇气了。透支健康和金钱换来的幸福,不划算!
《新周刊》曾整理的放弃北上广的10个理由:一线城市是江湖,二线城市是道场;一线城市是现货,二线城市是期货;一线城市拼智商,二线城市靠情商;一线城市有优越感,二线城市有归属感;一线城市适合小众者,二线城市适合生活家;一线城市适合青春前5年,二线城市适合青春后5年;一线城市让人见世面,二线城市让人拓视野;一线城市胜在GDP,二线城市胜在CPI;一线城市有文化,二线城市有闲情;一线城市是“飘之城”,二线城市是“一生之城”;世界这么大,心安即是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