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业大学新生入学场景(图文无关)
浙江工业大学新生入学场景(图文无关)
□ 文/张乐臣(微博)
“每天一百元求陪玩。”武汉商贸职业学院大一新生群里,一则特殊的征友启事引来关注。来自广西的学生小吕,是景观设计专业大一新生,十一期间同学都回家了,他人生地不熟,感觉蛮孤单,想找人陪着逛商场,到风景区游玩,到其它大学走一下——这是小吕的初衷。目前,已有两位校友联系到他,愿意陪玩。其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生表示,自己家在武汉,陪小吕玩就当是锻炼,每天一百元钱也不少,何乐而不为?
对百元求陪玩之事,有很多人表示赞同,大一新生潘婷婷等人认为,一个人很孤单,经济条件允许时,找个玩伴是个不错的选择。也有人不同意这样的做法,认为此举太不靠谱,缺乏自主生活的习惯,生活要靠自己,不能一味地依赖他人,以金钱的方式求陪玩欠妥。比较孤单的学生可以与有共同意向的同学结伴感受武汉地域文化,多熟悉校园,多调节自我。
昨天刚在博客中写了清华大学“学霸”姐妹花刻苦学习走红微博的博文。据了解,马冬晗曾是清华大学精仪系81班本科生,三年成绩班级第一,现任该系团委副书记。在她的学习计划表里,从周一到周日,每个小时都做了非常明确的学习安排,网友们看完后评论:“比国家领导人还忙”,“深刻感觉自己连呼吸都在浪费时间”,“她貌似一周只洗一次澡”!
最近,元芳很忙,清华“学霸”马冬晗比元芳还要忙。不同的新课程在大学扑面而来,正合马冬昕的特点。为了管理好学习生活时间,她提前一周把下周的计划表做出来。一周的计划表是一张A4纸,上面是从周一至周日各个时间段的学习生活安排。大学入学,给自己制定一系列的规划,包括学习、生活等,让自己的学习、生活井井有条,不至于会感觉孤单。
之所以感觉孤单,想必是因为还有没有完全适应大学,没有完全融入到新的生活环境中去。大一新生入学,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融入,融入到校园中,摆脱高中时代的生活习惯,大学和高中有着天壤之别,大学里边没有人会主动告诉你要做什么,需要自己自主、自觉去做事情,大学没有了父母、师长的督促,更需要制定周密的计划表,让自己的大学生活不再空洞无聊。
当你慢慢融入到大学这个新环境中时,就需要开始第二步,规划大学生活,这个其实是和第一步同步的,在你开始融入大学生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新的规划,这里的规划指的是当你融入之后,要开始做的新的规划,包括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业,如何安排自己的社团活动,如何安排自己的外出游玩,如何安排自己的日常琐碎事情等。
当着一切都规划好了,你需要慢慢去执行,一点一点地去完成,第三步就是执行的问题。计划做的在好在漂亮,如果不执行,等于白计划,有句俗话叫做“计划不如变化”,在你执行的时候,肯定会有这样那样的挫折、困难出现,这就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主线,主要矛盾是什么,次要矛盾是什么,哪件事情比较重要,需要先完成什么事情,这样才不会乱了章程,不会感觉这一天、这一周很累,却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搞得自己一头雾水。
当你在执行你的计划表的时候,还需要你及时查缺补漏,这也是要讲的第四步,及时做好总结,将你制定的小计划,和你完成的任务进行对比,哪些没有完成,哪些完成地比较好,哪些完成的不到位,查找出这些事情的缘由,在制定下一个计划时及时补救。
什么事情都需要慢慢来,不能着急。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我所讲的这些也只是个人走出来的路,世界上的路走的多了,也就平坦了,路也就多了,当然,你需要有你自己的路。
欢迎关注我的微博:@张乐臣
浏览更多文章,请返回博客主页
加载中,请稍候......